国庆假期,泉州获国家级媒体的报道量再创新高,进一步助推顶流效应。得益于媒体力量的全网“种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座世遗之城的文化之美、文旅之热、城市之韵。
□融媒体记者 黄伟毅 林书修
央媒力推 展现持续火爆的“文旅热度”
“老泉州”有了新传承!这是《人民日报》对泉州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10月7日推出的《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写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之际》一文写道:“金秋时节,漫步在福建泉州鲤城区金鱼巷,红砖深巷曲径通幽、古朴民居通透开阔。踩着石板路,在千年古城体验‘老泉州’的生活日常,众多游客流连忘返。”短短数句,古城新生的风貌映入眼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州,究竟有何底蕴?有何魅力?新华社10月2日全网力推的“打卡”23座文化名城海报,给出了答案。在海报跳转后的《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一文中,新华社以多元共融、爱拼敢赢、半城烟火等关键词,高度概括泉州的文化底色、城市基因。
“这个国庆假期,你觉得什么最火……起源于福建泉州的簪花围,早已火遍全国,确实漂亮,我也很想尝试一下。”7日晚上的《主播说联播》中,《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对泉州“深情告白”,也让本就火爆的簪花围更“火”了。
在国庆长假7天时间里,央视7次报道泉州,不遗余力地为泉州“种草”。国庆假期首日,央视两次报道泉州,新闻直播节目《五星耀东方》就将镜头对准泉州西街,以实时慢直播的方式,让各地群众云端“走进”西街,直观地感受这条古街摩肩接踵的盛况以及泉州旅游市场祥和喜庆的景象;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栏目特别策划“崇法促善治 笃行谱华章”播出《福建泉州:蟳埔女“簪花围” 簪花怒放锦绣满头》,以8分28秒的时长深入挖掘蟳埔簪花围火爆出圈的“文化密码”。此后数天,央视在《新闻联播》《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重磅节目中持续宣传泉州的文旅盛况、世遗文化等内容。
“泉州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如何认识泉州,西街是最好的切入口”……澎湃新闻国庆特别策划“成为中国”报道组走进泉州,以动情的笔触描绘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在他们眼中,泉州是“尽管民营经济很发达,但城市中心却始终保持古城的格调”,是“沿街低矮的古厝、骑楼、商铺,流淌着特别真实的市井生活、烟火气和人情味”,是“既折射出刺桐城繁荣盛景,亦能道尽历史的乡愁”。
在爆火的当下,省媒也持续关注泉州。6日,《福建日报》头版刊发《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安溪不断完善茶产业链条“一叶兴”链出“百业旺”》《“把洛阳桥的故事讲给八方游客听”》两篇文章,讲述泉州产业新变革、文旅新热度。其中,《“把洛阳桥的故事讲给八方游客听”》一文将镜头对准志愿讲解队伍,讲述“爱桥人”们如何以声情并茂的解说让游客感知人文历史文化。国庆期间,活跃在各个世遗点、景区、文化场所的志愿讲解员们化为城市的推介者、宣传员,将古城的文化魅力“种草”到每一位游客心中。(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