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东南早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4月24日

泉州营商何以连续三年成为全省标杆?

营商环境,事关企业发展、产业提质、经济增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

作为民营经济强市的泉州,以“一号改革工程”为引领,以系统性构建“泉心泉意”营商服务品牌为目标,开启了持续三年的营商环境进阶之路:从智能政务“动口可办”到“泉心泉意”举措常态化推进,从“局长走流程”一线破题到五大品牌全周期护航,泉州以数字化转型、精准化服务、体系化创新,全力为企业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连续三年蝉联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15项指标跻身全省标杆,74.4%事项实现提质增效、平均提升幅度达23.3%……一系列具象化的指标,验证了泉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显著成色,也是泉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动能的最佳注脚。□融媒体记者 黄伟毅 通讯员 余菁

更智能 数字政务服务迭代至“动口可办”

今年以来,AI大模型DeepSeek的横空出世,推动各行各业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变革,其中也包括政务服务。打造数字政务助手、接入DeepSeek引擎、智能终端覆盖至乡村一级……泉州在智慧政务方面的探索与应用不断深入,智能化、便捷度也持续提升,致力于为企业群众提供7×24小时不打烊的智能政务服务,让“家门口办事,一句话搞定”成为现实。

今年1月,丰泽区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智慧小屋”语音互动自助服务,对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进行升级改造,打造高效、智能、便捷的政务便民服务一体机数字小助手“小丰”,探索无障碍、轻负担、零接触、适老化服务体验。到3月,“小丰”已迭代至2.0版,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的先进算法,缩减办理时间70%以上,办事咨询响应效率提升50%,业务办理成功率趋近100%。市民在办理不动产证明时,“小丰”2.0版通过自主询问办事需求、当场答疑解难等,实现全流程语音互动智慧化办理,仅需1分钟左右就可办成。

在探索“政务服务+人工智能”新模式方面,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推出的政务服务数字人“小泉”,成功入驻镇村118台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在全省率先实现政务服务数字人进村入户到人,并入驻微信公众号“泉州行政服务”,让智慧政务服务“随手可得”。此外,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牵头下,各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结合当地政务服务优势、企业和群众需求,大力推进DeepSeek大模型融入政务服务。目前,各县(市、区)的智慧政务助手、系统均已上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秒级响应、全天候、多场景的智慧政务服务。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是泉州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的初心。早在2023年,鲤城区就在全市率先推行“政府合同监管平台”,对政府合同实现全流程监管,涵盖合同起草、审查、签订、备案、履行、统计分析、监管预警等各个环节,将“人工送单”转变为“线上送审”,“人工备案”转变为“网上备案”,“人工监督”转变为“信息化监管预警”。同样是2023年,南安市政务服务中心探索的“数字政务门牌”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全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并作为2024年泉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全市全面推广政务二维码与户籍二维码“合二为一”的新门牌,打造数字政务服务2.0升级版。

“无证明城市”试点,则是泉州数字政务服务的“集大成者”。以泉州入选福建省“无证明城市”试点城市为契机,市县两级出台一系列“无证明城市”工作方案、业务协同及帮办代办实施方案、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等,使政务服务从“需要”到“不要”、从“纸质”到“电子”、从“群众跑”到“部门跑”、从“申请人提供”到“单位自行获取”。近一年来,泉州“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清理“五级十五同”目录中无法律依据的证明事项,提出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1728项,配置电子证照材料共97729项,完成泉州市第一批免提交高频证明材料清单共70项。

更常态 “泉心泉意”营商举措持续深化

将企业所急、群众所盼,转化为制定营商政策的第一准绳,切实为企业群众破难点、疏堵点、解痛点。累计11批次、126条“泉心泉意”便民利企举措,全方位聚焦企业发展、群众办事需求,进一步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有力践行了泉州打造“泉心泉意”营商品牌的郑重承诺。

时间回到2023年3月30日,在首届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泉州市“泉心泉意”服务企业若干举措(第一批)》发布,推出包括“精简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报材料”“降低入驻园区企业租金成本”等在内的15条便企利企举措,切实为企业干事创业“松绑”、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市发改委主动跟踪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按季度滚动推出四批50项“泉心泉意”服务企业若干举措,及时将“政策雨露”精准滴灌。如2023年8月,台风“杜苏芮”过境后,市发改委(市营商办)第一时间推出《泉州市“泉心泉意”服务企业灾后重建十四条措施》,通过上线灾后重建金融产品专区,加强灾后税费惠享等精准服务,助力受灾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推出后不久,泉州农商银行依托泉州市“信易贷”平台,向福建某信息科技公司发放全市首笔“信易贷”平台灾后重建服务专区贷款150万元,公司负责人吴先生激动地表示:“仅仅用了3天,就实现从递交申请材料到完成放款。正值公司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这笔贷款真是来得太及时了!”

三年来,“泉心泉意”营商举措,始终聚焦当前的发展需求与市场呼声。如去年1月推出的2024年首批便民利企举措,不仅有服务企业民生的天然气价格优惠、发放一次性稳就业奖补、补助招工引才劳务合作等举措,更有平价商店保供稳价、提供春节“五免游古城”服务等聚焦春节、元宵“两节”的创新举措,为泉州文旅市场繁荣发展提供了直接、有效的助力。而今年1月推出的2025年首批便民利企举措,则在服务企业方面进一步深化:试行中心市区产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确保真正做实业的企业能够拿到土地,促进优质企业留驻本土发展;通过福建泉州、广东潮州、江西景德镇三地法院共建跨域诉讼联动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诉讼服务标准化、流程化和统一化,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获得感;推行市场监管领域“证照同销”,市场监管部门通过“一地(口)受理,内部流转”,为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退出服务等。

回顾一系列“泉心泉意”便民利企举措,更能感受到泉州优化营商环境的恒心与决心。每一批次的政策、举措,并非孤立存在的一时之策,更是系统推进、层层递进的政策体系,始终锚定的是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便利群众办事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几个“锚点”。延续三年的政策借力,不仅为企业群众提供常态化、深层次、多维度的营商举措守护,也彰显了泉州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持续推进。

更贴心 企业需求“第一时间”靠前服务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最大信心与最大底气。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持续变化的发展需求,泉州始终走在前、做在先,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面对的困难与挑战,用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产业营造优异的发展环境。

去年12月,以“营在当下·创在石狮”为主题的2024年泉州“营商环境进园区”石狮专场活动在石狮高新区举办,旨在依托园区载体,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进一步贴近企业、近距离服务企业,更深层次激发释放市场主体活力。现场,泉州市委网信办、泉州市发改委、石狮市发改局等部门为企业带来超长期国债“两新”项目申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流程、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小微融资对接机制等工作的政策解读。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可谓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让大家了解不少政策措施,并掌握相关申报流程,后续将积极用好政策,实现企业自身发展。

靠前服务,已成常态。鲤城区首创招商项目“帮代办”窗口,将政策咨询、材料准备指导、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等各个环节集于一窗,对新落地招商项目、纳税五十强企业以及潜在招商对象,由帮代办团队的工作人员通过“全全12号”专线提供前期咨询指导,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在各个审批阶段快速推进,有效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投入。(下转第二版)

--> 2025-04-24 1 1 泉州晚报 content_131943.html 1 泉州营商何以连续三年成为全省标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