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文化研学活动举行,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小记者 |
参与新书发布 为刺桐长卷添彩 |
|
■早报记者 吴小婷 刘静梅 文/图
1月1日上午,由泉州古城办、东南早报主办的古城文化研学活动在市区威远楼举行。现场,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的小记者家庭参加了《打开中山路》新书发布会,并为泉州知名画家洪志雄创作的《锦绣刺桐城》长卷上色。
活动现场,新书以立体的方式呈现了中山路,长卷则串联起泉州22个世遗点,小记者们在边听讲解边欣赏的过程中,生动感受了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
★我喜欢中山路
□小记者 林拓龙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三年级)
元旦当天,我有幸参加了古城文化研学活动。我们一边阅读《打开中山路》这本立体书,一边听老师详细解说中山路,令我对中山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山路真是一个既有历史韵味,又有现代气息的地方。我喜欢中山路,因为她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
★参观《打开中山路》书展
□小记者 黄启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四年级)
在冬日的暖阳中,大家兴奋又好奇地盯着展开的长卷,包含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景点的绘画跃入眼帘。其中既有我熟悉常去的,也有未曾到过的。大家迫不及待地取出画笔,在自己所喜欢的景点上画了起来。我选择了老君岩,因为我爬过清源山,也看过《道德经》,所以我为它上色,一定要画出一个“老子天下第一”,画出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子。
随后,我们有序登上威远楼,参观了《打开中山路》新书展。这次学习,使我们加深了对中山路、对泉州的了解。我们将更加热爱这个城市,爱护城市的文物史迹。
★我是自豪的泉州人
□小记者 林子轩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五年级)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散发着古城特有魅力的中山路的历史,知道了威远楼建设的意义,明白了为什么说“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古城泉州里中山路的魅力和特色。
在上色环节,我们一边为长卷《锦绣刺桐城》上色,一边听洪老师讲解泉州22个世遗点的历史。这次活动,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古城的人文历史,激发了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是泉州人,我自豪!
★令世界惊艳的泉州
□小记者 施杨晗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四年级)
登上威远楼二楼,闻着古木的幽香,我们欣赏着25米的长卷中近900个人物,还有近140艘船只。长卷中,我们看见人们远望家乡的航标六胜塔,“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洛阳桥,还有江口码头、德济门、泉州府文庙、清净寺……它们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现着宋元时期泉州的繁荣景象。
《打开中山路》立体书则让我对中山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家门口的中山路有这么丰富的历史文化。泉州申遗成功,只是迈出了令世界惊艳的第一步,她还有更多“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