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4月22日

留给海岛的礼物

■彭耕耘

作为泉州市唯一的海岛行政村,惠屿岛天然的地域独特性,使其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岛”。在网络时代,风光旖旎、风情无限的惠屿,自带流量,自然成了驴友追捧的网红岛。这个2平方公里的岛屿上的花开花谢、草木蔓发,点滴变化总会引来游客关注的目光,想低调都难。

生怕引起太大动静,蔡国强在岛上制作《天梯》火花艺术时,是在凌晨五点悄悄点火的。氢气球牵引着500多米长的梯形导火索,一级级地绽放璀璨焰火,延伸向上,直通天庭。拔地而起的金色焰火“天梯”,散发着艺术家追求理想国度的光芒,也是他献给百岁奶奶的新奇礼物。他先后几次在国外尝试这一艺术构想,但都没能实现,唯有在惠屿岛这一次,终于一次点火成功。这是惠屿对他的艺术梦的成全,也是他留给惠屿的一份厚礼。

惠屿如翩若惊鸿的洛神,如兰汤沐芳的玉女,眷恋倾慕她的人们,总想主动为她做些什么,为她的天生丽质再增铅华。

全省首次敷设海底电缆,让惠屿告别了“电力孤岛”的窘况。

全市首次开通免费钢质渡轮,让惠屿与大陆更紧密地联在一起。

全区首条“学习强国”号航线,把时政要闻及文史、科普知识传播给每位游客。

全区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使海岛养殖业进入抱团发展新阶段。

全省首个金牌信用村的授信,让400多户村民能够零抵押即获30万元贷款,借力金融加快创业致富步伐。

全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岛的命名,使这里的“党建+”邻里中心有了独特载体,增添了守护碧水银滩及海上救援的9支志愿服务队伍。

这一个个“首次”,就是一份份厚礼,无不凝聚着党政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惠屿的关爱之情。

大海阻挡不了岛屿与陆上干部群众携手同心、共奔小康的步伐。

陆地上有的,也要让海岛有。陆上有自来水,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各级便不惜成本代价,克服海水阻隔,帮惠屿群众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用上了电灯照明,看上了数字电视,还能够快捷上网联通世界,告别了“信息孤岛”。渡轮及党员志愿者,每周护送岛上的孩子安全上学、平安回家。陆上的医疗资源,优先保障岛上居民之需。

陆地上没有的,海岛也可以有。惠屿海洋产业获得了大力扶持,种江蓠菜、海带,养鲍鱼、海蛎、海参,成了海岛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惠屿海域水质好,适合优质珍稀海鲜的养殖。当地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在此建成了全市最大的现代化塑胶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漳州东山的渔民来这里落户,养殖蓝子鱼,山东青岛的养殖户每年运转数千万粒的鲍鱼,来这里过冬。优质的海域环境,优良的配套服务,使惠屿捧得了农业部授予的全国“最美渔村”的金招牌。

惠屿独好的水质,还让内地一家酒厂看上了。酒厂的数十万瓶好酒,就窑藏于惠屿海底。海水伴着瓶装美酒共度静好岁月,延长窑藏年限,又能节省陆上空间。这一奇思妙想,富有创意又令彼此双赢。

在惠屿的发展历程中,不乏这样的创意构思。挂钩帮扶的部门、前来挂职的党员干部,大家集思广益,集腋成裘,为惠屿加油助力。

有的帮着整治修复沙滩,建设休闲公园、听涛观景亭。

有的帮着设计了岛徽LOGO,用“惠”字为蓝本,辅以鸥鸟海浪,彰显海岛游的特色。

有的美化提升3公里长的步道,在护栏上嵌上各种鱼类图案及文字介绍,使这里成了孩子们了解海洋生物的科普漫道。

有的增设了共享食堂,让游客可以自带食材来此烹饪,享受海岛露营的乐趣。

有的帮着培训讲解员,指导这里的民宿业主,使惠屿旅游更规范更可持续。

……

这点点滴滴的改变提升,使惠屿悄然变美变靓,成了呼之欲出的最美休闲旅游岛。

惠风拂屿,孤岛逢春。惠屿有幸,获得了时代的厚礼,得以乘风破浪,加快发展。百姓有幸,得逢盛世,安居乐业,迎来了物阜民丰、跃升为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新惠屿。

--> 2023-04-22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31124.html 1 留给海岛的礼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