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09月05日

小记者走进鲤城区城市会客厅

探寻家乡文化 传承家国情怀

小记者被福船模型所吸引

■早报记者 吴小婷 林婕茹 通讯员 吴海珍 文/图

近日,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明新中心小学的小记者走进鲤城区城市会客厅,参观泉州海丝唐卡百米长卷,观赏现代雕塑作品。小记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古城的人文历史、城市精神和风土习俗有了更多的了解。

★从这里走向世界

□小记者 吴同(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五年级)

在宋元时期,泉州的海运已经十分繁荣,丝绸、茶叶等物品运往世界各地。如今,泉州大力发展各种产业,通过石湖港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泉州人传承了古老的海丝文化,并让它以崭新的方式,重新走向世界。

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繁华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探寻海丝文化

□小记者 林沐阳(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三年级)

讲解员告诉我们,泉州之所以有“鲤城”的别称,是因为泉州的老城区形似一条大鲤鱼,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看着眼前陈列的福船模型,我仿佛看到宋元时期各国船只频繁往来的繁荣景象。

通过这次研学,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泉州古代的历史和文化,对此我深感自豪。

★古老又年轻的城市

□小记者 陈亮光(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五年级)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鲤城城市会客厅中的“听海浪之声”“游烟火之气”“创改革之势”“聚强产之能”“寻世界之梦”五个展区。

在展出的展品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福船了。福船不仅吃水能力强,内部还有水密隔舱,不但能让船体更加牢固,互相独立的舱体还能减少船只进水后下沉的风险,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这次我们走近泉州富有青春活力的地区,感受到鲤城江南新区蝶变的新姿。泉州真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啊!

★领略古城魅力

□小记者 张慧婷(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四年级)

在一楼展厅里,我们看到这里陈列着艺术家吴达新老师的作品《麒麟》。它由不锈钢和陶瓷制作而成,流露出神秘而又富有现代感的气息。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们还认识了古代优秀的远航船只——福船。讲解员告诉我们,福船的船底是尖的,还使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就算一两个船舱进水船也不至于整个沉没。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运用3D建模技术制作的《活古城·战江南》短片为我们介绍了鲤城的现在与未来,使我们领略到了古城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古城的故事

□小记者 吴展鹏(泉州市明新中心小学五年级)

起初,泉州还不叫刺桐城。后来留从效下令扩建罗城,并在城外种满了刺桐树。花开的日子里,古城内外一片火红,犹如一簇簇火苗紧挨在一起,红得鲜艳。于是,来到泉州做生意的外国人,看到泉州城外的这幅景象时,便开始将泉州称为“刺桐城”。

假如你来到宋元时期的泉州,一定会看见德济门附近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中外商人摩肩接踵,各种商品进进出出,一条无形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出发,与世界相连。

想到这里,我更加相信,明日的泉州会更加繁华,人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开元寺、府文庙、木偶戏……这些非遗的魅力,我们都会好好地传承下去。

--> 2023-09-05 小记者走进鲤城区城市会客厅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43173.html 1 探寻家乡文化 传承家国情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