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记者赖劲松)福建首条时速350公里的福厦高铁计划于9月底开通运行。为聚力打造福厦“1小时生活圈”,以福厦高铁开通为契机,结合福厦高铁运行实际及我省都市圈发展实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印发了《关于打造福厦“1小时生活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促进高铁沿线城市资源整合、交通互联、产业融通、协调发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措施》提出,统筹福厦高铁与既有福厦铁路列车班次,根据两线功能定位和客流情况合理布设列车,加密开行次数,先期增开26对高铁、既有32对高铁变更至福厦高铁运行,后期逐步增加,优化列车时刻,充分提升两线利用率;安排直达列车、标杆车(沿途仅安排1—2个停站),以便满足福厦(漳)高速便捷通行的需求。
在高峰期间按公交化安排高速列车、大站停靠列车等缩短旅行时间,优化开行车次。福州至厦门(漳州)早班车次福州(南)最早6:30—7:00出发,厦门(漳州)至福州晚班车次福州(南)最晚23:00左右到达。在检修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争取早班车次提早半小时、晚班车次推迟半小时,实行1—2班次公交化运行(即每站经停),满足上班族通勤需要。
开辟便捷通道,推广新型票种服务出行。基于高峰时段旅客需求,完善站内标识、扫码进出站等措施,有效缩短旅客购票安检进站候车等准备时间,实现旅客“在途”和进出站快速集散。福厦高铁通车运营后推广实施计次票(月票)、定期票等新型票种。积极推动新增高铁站开通“铁路e卡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