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芳
55万字、分上下两部,著名作家胡学文的长篇小说《有生》,是他潜心八年完成的一部优秀力作。小说旨在为有情众生画像。百年历史沧桑,百年人事变迁,风起云涌,胡学文满怀对故土和乡民的爱,将笔触深入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乡土立根,为众生立命,为百年中国立心。
主人公祖奶乔大梅是接生婆,成为小说主要叙事人,经由她的视角,在其一天一夜的回忆性讲述中,读者进入《有生》的文本世界,进入宋庄,这个中国塞外村庄百余年的历史与现实画卷徐徐展开。作为“塞外最有名的接生婆”,祖奶“一生接生一万两千多人”,亲手助产和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生命的到来;而顶着“这孩子命……大”的预言出生的乔大梅,又在百岁人生中亲身历经身边几乎每一个亲人的死亡,目睹着世事沧桑和岁月变迁。超出常人的死生之间的切身经历,使得祖奶被赋予了一种现实逻辑上的传奇性。
祖奶一生命运多舛,她经历三次婚姻,育有九个儿女,然而曲折、波澜不断,九个儿女相继离世……祖奶见证了太多生命的出现,也见证了太多生命的离去。
小说《有生》对于生的描写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对于死亡的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祖奶说:“我见过一次又一次死亡,或者说,我守着生,也目睹着死。”写死是为了突出生,死亡的威胁逼迫,让生显得更为迫切宝贵。
《有生》是祖奶的时间史、生命史,也是人的精神史。小说写了很多痴人,祖奶痴情于接生,罗包痴情于做豆腐,钱宝痴情于读书,痴的背后正是人物内心的执著和热爱。唯有爱,才能支撑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作者写无数苦难,但行文并不灰暗,全篇洋溢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就像春天的田野一样,乐观、清朗,充满生机和阳光,这正是乡土中国的力量所在。
小说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过目不忘。譬如,如花、喜鹊、罗包等,虽然都是普通的乡村人物,但是围绕他们铺展的内容是真实的、微妙的。杨八叉媳妇,在挨过打后,总是喜欢找个地方大哭一场,以此来缓解不良情绪,直到有次跑到了邻居毛根的房子里痛苦不堪,让毛根看到,产生了不可抗拒的情愫;生命由此更加真实,更加饱满、有张力。
在阅读《有生》中,可以看到胡学文对苦难、女性等很多相关问题所作的独到反思。他认为:“女性相比男性,更柔弱,感知力更强,是人性和世界最敏感的探测器。”比如:他笔下的接生婆,这样一个职业在乡村社会中所担负起的功能,“她”在乡村伦理、秩序中起到的作用,以及这样一个叙事主体投射到小说的结构上的变化,都应该启发我们去重点关注和思考……《有生》通过对百年中国生命秘史进行探索,是一部为历尽风雨又繁衍不息的民族立心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