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3年11月22日

“摧残式”养生 或是被情绪“绑架”

一边享乐一边养生,一边焦虑一边安慰,在心理医生看来,这样的养生模式养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理,或许是用养生这样的行为来缓解或压力或恐慌的某种心理。回归均衡饮食、注重睡眠、定时关照自己,或许才是养生的基本法。

医生建议

均衡饮食是王道 减重可尝试轻断食

“用最贵的眼霜,熬最长的夜,是现在年轻人养生误区的写照。”陈培忠说,年轻人追求由外而内的健康并不可取,如果个人有减重、美容需求,合理的轻断食是较为科学的方法之一。轻断食又叫“间歇性能量限制饮食”,是按照一定规律在规定时期内禁食或给予有限能量摄入的一种饮食模式。与常规饮食相比,轻断食干预可以减轻超重/肥胖者的体重,改善脂代谢指标,对于非糖尿病的超重/肥胖者,轻断食可改善其胰岛素抵抗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陈培忠建议,轻断食不等于节食,轻断食可以分一天之内或一周之内。一天内就是只在固定时间内吃东西,比如早上8点到下午4点间正常进食,其他时间只喝水等。一周内的轻断食,如“5+2轻断食”,一周5天均衡膳食,2天里只吃三成饱,限制饮食的这两天要间隔开。陈医生强调,轻断食宜循序渐进,有基础疾病者、特殊人群、有进食障碍者和胃肠道疾病患者不适用。

睡好觉才是“养生良药” “粉红噪音”有利睡眠

“睡眠是很好的养生之道,睡觉期间脑脊液的循环速度增加,能够更有效地清除代谢产物。”陈培忠介绍,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大脑中会积累一种被称为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蛋白质,有研究表明,睡眠对于清除这些异常蛋白质具有一定作用,所以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大脑细胞的稳定性和功能,有利于内分泌平衡。

要提高睡眠质量,建议避免在夜间使用发出蓝光的电子设备,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扰乱大脑昼夜节律;适当做体育运动,做瑜伽、正念、冥想,也会增加深度睡眠时间,但要避免在夜晚进行高强度运动,否则会降低睡眠质量。

“睡前听一听‘粉红噪音’也能助眠。”陈培忠介绍,“粉红噪音”是一种特定频率分布的噪音信号,与自然界中的瀑布声、心跳声等声音有非常相似的噪声脉冲,被认为是对人耳比较平衡和自然的声音。同时,他建议年轻人每天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睡太多或太少都不利健康。

心理分析

本质是被情绪“绑架” 可自我觉察尝试摆脱

“从心理角度讲,我个人认为无论放纵和养生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缓解某种情绪而为之。”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潘佳阳解释,年轻人大多压力大会迷茫,并没有能让自己释放隐藏情绪的大段时间和有效方法,当情绪上来时可能表现为想吃某些食物,以吃东西来缓解某种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写作或者焦虑的人更爱吃零食。吃多了以后随之产生的罪恶感又让当事人产生恐慌,于是又在养生界里寻找“解药”,这就造成了年轻人一边作一边养生的现状。

“说到底是不知不觉中被情况支配了行为。我的建议是,当出现特别想吃某种食物的情况时,先让自己停下来,十几分钟即可,认真觉察一下自己,是真的饿了还是现在有焦虑、恐慌或者其他心理,觉察完了可能还是想吃,那就去吃,不要有心理负担,一旦有了负担产生新的情绪,就需要新的缓解情绪的行为。”潘佳阳表示,觉察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却是战胜心理的第一步,多做几次这样的觉察可能在某一次就战胜了情绪。除了临时的觉察外,他还建议梳理时间,在每天或每周给自己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放松关照自己,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让身心真正放松。

冥想加“自助式”听歌 积聚情感力量更健康

“借助音乐关注个体本身,人可以逐渐回归到正常状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泉州一中心理教师张芸芸介绍,在平日的心理指导中发现,“00后”的中学生、大学生不少有学业等方面的焦虑情绪,有的还会诱发头痛、胃痛、呕吐、频繁上厕所等生理上的不适表现。心理干预中会引导他们冥想,“自助式”倾听个人喜好的歌曲,在音乐环境中,处于焦虑、紧张、压抑等情绪中的人,会把当下的聚焦点转移到身体上,生理放松了,心理的负面情绪也会逐渐释放,由外而内疗愈关爱自己后,可以帮助积聚内心的情感力量。

张芸芸建议,听歌时也可以做一下腹式呼吸,深吸一口气5秒,屏住呼吸2秒,再慢慢呼出,把压力释放出来,有了放松的感受,生理健康水平也会有所改善。

--> 2023-11-22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54975.html 1 “摧残式”养生 或是被情绪“绑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