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颜雅珍 文\图
舞香龙,是闽南传统民俗,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11月18日、19日,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分批前往鲤城区常泰街道树兜社区蒋氏家庙,在非遗传承人蒋天声的介绍下了解了香龙的由来、构造和制作工艺等。现场,小记者们还拿起稻草动手学编织,并兴致勃勃地舞动香龙,亲身感受庆典的热闹氛围。
当天,树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蒋彬泽,党委宣传委员蒋伟鹏还带领小记者参观了蒋乡侨文化展示馆。小记者漫步于家风家训展厅、华侨文化展厅、乡愁记忆展厅,通过图文、实物及生动的介绍,对蒋氏家族的优良家风、“蒋乡侨”的爱国爱乡事迹赞叹不已。
★走近“蒋乡侨”
□小记者 许雅惠(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来到蒋氏家庙,蒋爷爷为我们讲述了“蒋乡侨”(旅外蒋氏族人的统称)的故事。他们在海外艰苦创业,还回国参与革命、兴办学堂,我深切感受到蒋氏族人爱国爱乡的情怀。
在乡愁记忆展厅,这里陈列着黑白电视、老式对讲机、石磨等老物件,每一件都见证了生活的变迁,展示了一段段时代的记忆。当看到蒋爷爷抬起用稻草做出的龙时我惊讶极了,这条草龙好似活了过来,在空中盘旋飞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蒋乡侨”做到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无私奉献。今后我也要努力学习,未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指导老师:陈惠娜)
★有趣的小记者活动
□小记者 吴香妍(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这次活动中,我们欣赏了精彩的舞香龙表演,还自己动手上阵玩耍。“前摇后摆,中间不动”,这是蒋爷爷告诉我们的舞香龙的秘诀。但是舞香龙的时候还是一点也不轻松,因为香龙实在是太重了,我差点就举不起来了。
美好的下午就这样结束了,这样的小记者活动实在是太有趣了,我太喜欢了。真期待下一次的活动! (指导老师:骆嫩寒)
★传奇的蒋氏家族
□小记者 陈思绮(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一座老建筑,诉说着一段传奇,镌刻着一份乡愁,传承着一种文化。
走进蒋氏家庙,院子两侧白墙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非常醒目。经过蒋爷爷的耐心讲解,我才明白这四个字是树兜村民和华侨奉行的信条。
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后,据说树兜旅泗华侨几乎全部参加革命,凭着满腔热血屡屡立下战功,可谓“忠”;御史妈贤惠,代夫事亲,勤俭持家,孝行典范广为流传,为此将她奉祀在庙左(俗称坐大位),留给世代子孙瞻仰;蒋芳镛在万历丁末年为官,始终两袖清风、公正不阿,甚至不惜捐出自己微薄的俸禄救济百姓,万历皇帝御赐一匾“世清白”,以示嘉奖。这样的故事在蒋氏先祖身上屡见不鲜。
留不住的时间带走了蒋氏先人的身影,却磨灭不了先人的高尚情操。 (指导老师:卓金泽)
★传统民俗 舞出欢乐
□小记者 洪鑫妍(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活动中,蒋爷爷耐心地为我们介绍了蒋氏族人的家风家训和爱国爱乡的事迹。
今天的重头戏是舞香龙。香龙也叫草龙,是用稻草编织而成的,龙身会装上海棉,庆典时会插满香,所以又叫香龙。
我和同学们一起体验了舞香龙。我舞的是龙尾,虽然它有些重,举起来有点吃力,但我仍然紧跟着前面的同学,配合着他们有模有样地舞起了香龙,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指导老师:骆嫩寒)
★见证时代变迁
□小记者 连子睿(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在蒋乡侨文化展示馆,最令我印家深刻的是乡愁记忆展厅,里面陈列着黑白电视机、大哥大、石磨等老物件。这些老物件不仅仅尘封着一段段记忆,也让我们见证了老一辈人生活的变迁,时刻提醒我们不能忘本,要懂得忆苦思甜,铭记先辈们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付出。
参观完老物件,我不由得在心里佩服起以前的人们。在那个年代他们没有放弃、没有“躺平”,而是用勤劳和智慧为我们打下了如今幸福生活的基础。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指导老师:卓金泽)
★特别的体验
□小记者 陈煜坤(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这次活动,我最喜欢的环节是舞香龙。香龙不同于我们平时看到的布龙,它是以海绵为龙身,用稻草编制而成的。在节日庆典时,龙身上会插满香,所以又称香龙。人们舞香龙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龙呢。
在蒋爷爷示范如何舞动香龙后,我们也上阵体验了一番。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接过舞龙杆,费劲地抬起香龙的身子,和前后两名同学一起配合舞动。香龙在我们的配合下活灵活现地“游”着,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指导老师:陈萍)
★体验舞香龙
□小记者 李家彤(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
活动中,蒋爷爷带我们认识了用稻草编织而成的草龙,又名香龙。据说,草龙是由许多吉祥物汇集而成的,有象头、狮嘴、鹰爪、蛇身、鱼尾……编织草龙大约要花费20天呢。草龙全长20多米,在庆典时人们会在龙身插满香,通过在巡游时舞动香龙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后我们争先恐后地体验舞香龙。我擎着龙头跑在前面,后面两位同学擎着龙身和龙尾紧随其后。我们默契地左摇一下右摆一下,虽然很累但十分有趣,我们乐此不疲。
★向蒋氏家族学习
□小记者 黄浩铭(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
在蒋天声爷爷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蒋氏家族祖祖辈辈谨记的“岁寒松柏”家训。他们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下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光荣事迹令人佩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明朝万历皇帝御赐的“世清白”牌匾,这是一种家族荣誉,更是一种家族文化。
蒋氏家族的爱国爱乡情怀令我敬佩不已。我要向蒋氏族人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指导老师:陈晓芬)
★有意思的民俗
□小记者 陈乐晗(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参观完展厅,在蒋爷爷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编草龙、舞香龙,感受当地传统民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舞香龙。这只香龙是由稻草编成的,据说节庆时全长有28米呢。
蒋爷爷告诉我们,舞香龙的时侯人要挺胸,龙的头部和尾部要摇动起来,特别是龙头要举高。体验中我擎起龙尾,觉得真重啊,节庆时人们举着长龙游街可真不容易。不过,舞香龙可太有意思了!
(指导老师:骆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