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云
节气物候总是遵循着自然指令,以千年不变的轨迹随季前行。前几日还是冬阳杲杲微风和煦,刚叩开大雪节令的门扉,气温便断崖式下跌,空中还零星地飘起了雪花,朔风凛凛带着刺骨寒气,迎面吹来冷得人直打哆嗦。出门途经一湖边甬道,抬眸便看到如一簇簇火苗般在尽情燃烧的水杉树,真是一树绚烂了整个湖畔。那如羽的叶子已由绿变红,枝丫间缀满一粒粒圆溜溜的小蒴果,塔状的一树绯红,小果儿宛若一个个悬于枝间的小铃铛,它像极了那带给人希望与好运的圣诞树。在这仲冬如画、岁月沉香的清冷时节,我的思绪也如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从记忆的天空飘拂而来……
我读初中时,恰逢节令大雪之时,下了一夜的雪。翌日我与同学结伴迈向白茫茫的上学之路,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声,一不留神脚底打滑就跌得人仰马翻,沾得一身雪花连滚带爬地立起。狼狈中望着那飞花溅玉的唯美,大片的雪花如蝶似絮,我随口轻吟《红楼梦》中“宝琴踏雪寻梅”中的那句“天上扔是搓棉扯絮一般……”同伴与我一样痴迷古诗词,她便出题考我:“你可知‘咏絮之才’这个成语夸的是何人?”说来也巧,我前几日放学回家,路过一卖小人书的路边摊,在看关于才女谢道韫的连环画时,知道了这则流传千古的佳话。说的是东晋宰相谢安在一个极寒的大雪天指着窗外欣然吟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对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虽说将粉白晶莹的雪花比拟“漫天撒盐”也未尝不可,但了无灵韵可言。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那似花非花、随风飘舞的柳絮轻盈灵动,不正道出了雪花之飘忽唯美吗?故此,这位东晋才女被世人称有“咏絮之才”。
多年前那个大雪之时,在生着火炉暖意融融的屋里,怀抱着儿子为他讲“囊萤映雪”的典故。突然心间一顿,如时光叠合般被拽回高中课堂,老师在讲台上“老和尚念经”般一遍遍为我们讲解着那深奥难懂的代数,我们云里雾里几遍下来便没了耐性。恰逢窗外大雪飘零,那粉妆玉砌的世界让我们神思游弋于皑皑白雪间。突然老师话锋一转,为我们讲起了“囊萤映雪”的故事。我当年所居之小城是“药王”孙思邈故里,原来晋代孙康这个因家贫买不起灯油,在凄冷寒夜借雪光苦读的穷孩子,竟是“药王”孙思邈的先祖,而当天为我们授课的孙老师,也是孙思邈后人。那励志故事澡雪精神,瞬间让我们精聚神凝,一个个眼眸发亮奋然而起。
寂寂流光又逢大雪,雪花还在凛冽寒风里袅袅翩飞,我迎寒独赏公园小径旁那开得艳盛灿红的山茶花。难怪苏轼吟诗赞它:“山茶相对花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见,灿红如火雪中开。”这与松柏一样凌寒独傲枝间的“雪里娇”,它火红的花瓣如霞般在酷寒中带给人丝丝暖意。那金黄的点点花蕊熠熠夺目,一树绿叶碧亮舒展,这冬之精灵让我爱慕不已。一阵寒风袭来,忽觉暗香盈鼻,回眸便看到一亭榭边几株腊梅正枝影横斜,凌寒独绽,那娇俏灿黄、晶莹剔透的花苞美得风骨凛然,清冽的幽香让我倏然间想起宋代郑刚中的那首诗《腊梅》:“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这诗意“大雪”,真是美了流年也暖了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