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吴小婷 文/图
12月10日下午,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湖心实验小学、第八中心小学小记者前往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宣教馆。
在泉州市观鸟学会科普讲师崔琪艳及志愿者的组织下,小记者开启了湿地奥秘及鸟类知识的探索之旅。通过聆听讲座、观看鸟类标本、体验VR技术等形式,小记者更真切地认识到保护鸟类和湿地的重要性。活动最后,小记者们还体验了观鸟,收获满满。
★保护鸟类 从我做起
□小记者 张诗涵(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五年级)
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宣教馆,位于绿树成荫的桃花山公园内。崔老师的科普讲座,令我对鸟类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我国是全世界鸟类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分布有1445种鸟类,约占世界的六分之一。我国常见的留鸟有麻雀、喜鹊、画眉等,它们在繁殖区常年定居,不会随着季节迁徙。
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肩负着保护鸟类的责任。遇到受伤的鸟儿,我们可以拨打鸟类救护中心电话或110报警电话;平时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不能乱丢垃圾,要保护好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不能捕杀鸟类……保护鸟类,从我做起。
(指导老师:周明环)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小记者 苏景杨(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五年级)
活动一开始,我们就聆听了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讲座。从中,我了解到一些与众不同的鸟类,它们的外形有着各自的特点,觅食方法也各不相同。
崔老师介绍,有的鸟类常年栖息于同一地区,被称为留鸟。与留鸟相对的是候鸟,它们每年春秋季会沿着特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避寒地之间,湿地正是候鸟的天堂。
接下来我们还走到户外,拿出望远镜观鸟,别提多有趣了。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认识湿地精灵
□小记者 黄义昊(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五年级)
通过崔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泉州湾河口湿地是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沼泽滩涂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已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湿地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可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在科普馆内,我们认识了自带“汤勺”的勺嘴鹬、擅长挖洞筑巢的栗喉蜂虎、戴着“项链”的珠颈斑鸠、长着黑脸的黑脸琵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非鱼非狗的斑鱼狗。它是一种鸟类,通体呈黑白相间,与斑点狗相似,因此得名。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的重要性。保护湿地精灵,从我们每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