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记者郑巧伟 郭剑平)12月16日,第14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来自东南亚以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0多位专家共襄本次中医盛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常务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房书亭,国医大师杨春波,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林生,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黄世界,泉州市卫健委主任苏松炎等出席并致辞。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各类论文228篇,内容涉及基础研究、临床总结、经验交流、教学、护理、养生保健、中药研究、综述、文化等方面。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会议期间学术气氛浓厚,交流内容丰富多彩,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发出的十年。泉州借‘一带一路’东风和东南亚中医药学术论坛,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传统医药继续漂洋过海。”组委会表示,中医看似简单的膏药、针灸穴位、推拿揉捏,却神奇地解决了许多国外患者长期困扰的病痛,让外国人大为惊叹。现在“老外”漂洋过海来泉州看中医的也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我市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共建海丝中医药中心,将把泉州作为与海外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今后“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将整合泉州优质中医药资源扩大该平台的影响力,促进各国中医药的交流。
据介绍,“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开始于1991年,由蔡友敬、骆安邦、吴光烈、钟秀美等名老中医倡导发起,并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泉州市中医药学会与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从2011年起,中华中医药学会参与主办,成为福建与东南亚各国中医药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2015年被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的重点项目和活动,今年又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