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姣琦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图片:图片里的风景安静祥和,一棵树高大挺拔,绿叶繁茂,淡红色的小果遍布树冠,像一盏盏小灯笼垂吊枝头。树下有个小女孩,远看像穿着淡红色羽衣的小仙女,近看就能看清,原来她背上背的全都是一串串这些像灯笼的小果。图片只配了一句文案:“原来,这就是史铁生笔下的栾树。”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小姑娘咿咿呀呀地跟自己说着话,一边捡小灯笼。”原来这就是有“小灯笼”的栾树。
看到这张图片,我突然想起小区院子里也有两棵这样的树,之前并不知道它叫“栾树”,院子里的孩子们都叫它“铃铛树”。春季,它们的枝叶繁茂秀丽。到了夏季,这两棵树会开出黄色的小花,一簇簇的,像桂花一般大小,非常多、非常密,此起彼伏。临近落花时节,一阵秋雨便能带来一地“黄金”。花期过后,栾树会结出一串串黄绿色的蒴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由黄变红,这些蒴果三片叶子合抱,顶端尖尖的,像灯笼或是铃铛。它们虽然是果,但常被误以为是花,挂满枝头,看上去花团锦簇。我还曾好奇“铃铛”的中空还有什么,拆开一看,没想到里面还有圆圆的小籽,是栾树的种子,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黑色的,像是真铃铛里的铃舌,却是不会让铃铛响的铃舌。这两棵树都太高,孩子们摘不到上面的“铃铛”,只能等到“小铃铛”成熟掉落再去捡。从高楼往下看,两棵结果的栾树如同红黄绿交织的两束花,是送给小区所有住户的秋日之花。冬日,“铃铛”里的黑色种子会随风雨而去,“铃铛”没有了铃舌,衰败枯黄的蒴果依然在枝头摇摆,萧条之景让人愈加怀念秋日的繁华。
正沉思着,朋友发来两张小狗吃草的照片。“快帮我看看这是什么草?今天出来散步,我家小狗吃了这个,吃完一棵又吃了一棵。”照片上的绿植与小狗等高,已经快被小狗破坏殆尽了。看着绿叶,形状有点眼熟,但还是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于是我找出软件,识别照片上的植物——是栾树,准确地说是栾树苗。没有“小灯笼”的加持,我竟没有认出它来。我将栾树的功效发给了朋友:“栾树味苦、性寒,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等。”朋友立刻回复:“没错,这几天我家狗眼神不太好,眼屎还多,估计是上火了。”
笔挺的树干,多变的色彩,丰富的药用价值,我决定再去院子里仔细看看栾树。
“这是摇钱树嘞。”一位坐在栾树下休息的老伯看我在树下驻足已久,悠悠开口道。
“什么?”我不理解,还以为听错了,“这树叶也不像钱啊,怎么会叫‘摇钱树’?”
老人家但笑而不语。
没过多久,一阵微风吹过,“铃铛”中空,相互碰撞产生的声音与树叶之间的碰撞声完全不同。
“你听,这是不是摇钱树?”老伯指指头顶的树。
我笑着点点头,蒴果绚丽,叶果相碰,哗哗作响,如古时装满钱币的钱袋子:“您都找到摇钱树了,想必家里人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老伯哈哈大笑:“这下你也找到了,同样能赚得盆满钵满。”
“借您吉言。”
栾树不仅有四季变换带来的绚丽色彩,更是自然之美存于世的多样变幻,春观叶、夏观花、秋冬观果,栾树之美亦是自然之美、世界之美、宇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