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执法局日前以“反洗钱调查”为由,突然拘捕多名vivo印度公司高管。有消息称被扣员工包括vivo印度公司临时CEO和CFO。他们将于12月26日出庭受审。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受访时表示,印方此举明显针对中国手机厂商,这既与当前地缘政治局势相关,也有为印度手机厂商争夺市场的经济考虑。印度频频对中国企业出手,再度引发外界对其“外资坟场”“打劫式发展”的担忧。
逮捕多名vivo员工
这是自今年10月以来,印度至少第三次对vivo印度公司出手了。今年10月,印度金融执法机构以涉嫌洗钱为名逮捕了4名行业高管,其中包括一名vivo印度公司的员工。
自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印度明显加强了针对在印中国手机厂商的突击查税,并以各种理由冻结、扣押上述公司在印度账户的资金:
2022年1月,印方指控小米印度公司涉嫌违法向外国实体转移资金,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罚了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58亿元)税款,之后又冻结小米7.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亿元)资产。
2022年2月,印方以“涉嫌逃税”为由对华为公司驻印度各地的办事处进行了突击搜查,后被印度排除在5G试验名单之外。
自2020年6月以来,印方还先后进行了四轮打击中国手机APP的行动,共对270多款应用下达了禁令。
对此,中印越电子协会秘书长杨述成曾表示,针对中国企业的不是抽查而是普查,且执法力度相当严苛。除了查公司本身,还会追溯上下游以及关联公司,这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待遇”。
“外资坟场”引发担忧
印度频频对中国企业出手,再度引发外界对其“外资坟场”“打劫式发展”的担忧。
过去几年,中资手机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曾占据三分之二的份额。而近年来,中资手机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大幅下降,被韩国三星超过。不过,三星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今年年初还被印方指控逃税2.12亿美元。
反观印度总理莫迪对印度国产手机的力捧,目前,印度手机年产量已高达3亿部,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
此前有消息称,印度相关部门曾要求在印中国手机厂商在当地建立供应链,尤其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部件要落地化生产,甚至还要求在印中国手机厂商的核心高管需由印度籍人士担任。
“印度在产业发展上一直有‘关门杀猪’的传统,美国、欧洲、日韩企业都曾在印度市场遭遇过各类困难,但近期行动明显针对中资企业。”林民旺表示,约十年前开始,中国手机厂商开始大规模将手机产业链引入印度,带动印度手机产业迅速发展。但是随着印方开始着力打造“印度制造”,莫迪政府频频采取行政手段打压外资品牌,其本质是一种产业替代。
(《新民晚报》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