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12日

教师上课靠念PPT 大学课堂怎么了

“一P传三代,人走它还在。”又是一年期末季,暨南大学郭同学面对着学姐“传下来”的老师上课用的PPT,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由于某些课程老师的讲课模式只是“念PPT”,郭同学觉得自己的复习堪称“女娲补天”:一个学期课上下来,却感觉“啥都没学到”,最后还得靠自学。随着科技的发展,PPT课件如今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可本应节省教师精力,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的PPT,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我们又该如何让高校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学生对老师念PPT颇有微词

“上课就是将PPT往电脑上一放,然后照着念。”对于高校教师念PPT的现象,来自广东财经大学的张同学早有微词。张同学认为,这样的课程较为枯燥,让她很难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会给她这门课程的学习带来困扰。她用大一时英语课的老师来举例:“其实PPT上的内容就是从课本里摘出来的短语,老师只是照着念,也没有告诉我们实际应当怎么应用。”

张同学的感受并非个例。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辜同学看来,上课只读PPT或者教材是对课程不够重视的表现,也会让学生降低学习效率。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多多(化名)也对此表示了认同。在她看来,面对完全不按PPT讲课,全靠“临场发挥”的老师,也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不清楚老师具体在讲什么,也没有学到有体系的知识”。在她看来,老师念PPT只是一种上课方式,“如果所有的内容都能呈现在PPT上,对于学生复习和理解其实是很有好处的,还有就是不用浪费时间讲别的,输出知识的效率更高”。

“念PPT”存在于哪些科目中?

记者了解到,“念PPT”常出现在大类必修、通识或专业选修课上。而在专业必修课的课堂上,老师们的态度基本相当认真。广东金融学院的廖同学提到,在专业必修课上,老师只会在PPT上放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方便学生在脑内对知识形成一个大概的框架。“而更多发散性的知识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另外教授给我们。”廖同学说。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李同学也发现,同一位老师可能在上一门专业选修课时更多依靠PPT,而在上较难的专业课的时候就会增加很多讲解和举例,课程氛围也会有很大不同。“我觉得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要具体课程具体分析,假如是专业课的话,还是比较希望老师不要光念PPT,这样会很枯燥,学生听课也容易疲劳。”李同学表示。

“本科生教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对于学生本身而言,本科阶段也是一个人在成长学习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大学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郭建鹏教授表示,“‘念PPT’这种以教师单向信息传输为主的传统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太适应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念PPT”现象成因繁杂

“高校教师上课念PPT”现象是如何形成的?郭建鹏认为原因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大学教师是依靠自己的学术水平进入高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经过师范类训练、考取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博士毕业的学生在学术水平上较高,但是否可以当一个好老师,这是另一回事。”郭建鹏说,“高校老师也不像中小学老师那样,经常观摩教学、评课、磨课,经验严重不足。”

任教于某民办本科经管类专业的大羊老师(化名)认为,上课念PPT的现象大多出现在刚入职的新老师身上。“因为还没有实现自己身份上的转变,上课紧张或者有些不熟悉,所以难免会出现念PPT的倾向。”大羊老师也提到,在老教师的课堂上,反而容易出现前期延伸知识点过多,而导致后期教学时间紧张,需要念PPT来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问题。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也是摆在大学老师面前突出的问题。“科研与教学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张力。”郭建鹏指出,“一方面大学老师的职称评审、学界影响力通常是以科研作为指标,而教学则很难量化,从而导致教学成为教师的‘良心活’;另一方面则是大学教学需要老师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如果没有科研方面的建树,也会限制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不少教师把教学当作基本任务来完成,而把精力更多投入到了科研之中。”

专家:好的教师不会“从天而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胡福文指出,尽管PPT已经是课堂教学的“标配”,但其在教学中的角色只能是辅助性的技术手段或传播媒介。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能也不应该过度地依赖PPT。

截至目前,不少高校在PPT制作及使用规范方面均已出台了相关文献。例如为了保证PPT质量,上海电力大学会对已经投入使用的课件进行评优和淘汰;新疆农业大学则对PPT中文字所占比例作出了要求,禁止纯文字课件。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的教学质量。

观念的改变需要配合相应政策,才能打出效果显著的“组合拳”。在高校相应制度的改革上,郭建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高校应当实施课程教学综合改革,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为基础,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此外,还需要大力培养高校教师的专业教研人员,扭转大学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的局面。

“好的教师不会‘从天而降’,只会从当前的教师队伍里发展成长起来。”胡福文提出,高校应该出台措施,引导鼓励老师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及创新实践高度整合的项目驱动方法,构建高度开放、富有魅力的高阶课堂。

(《羊城晚报》 孙唯 郭婉懿 黄晓晗)

--> 2024-01-12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63417.html 1 教师上课靠念PPT 大学课堂怎么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