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渐进深冬,远望四野,草树大都枯萎,满眼尽是枯意。枯意是世界留给我们的另一种审美情趣。
枯意中有远意。远山脱下了绿色的外衣,渐渐露出灰白的底色,多了一些深沉的意味,巍峨的身躯和天边相连,肃穆的神色和天空相映,一派辽阔苍茫的远意,混沌初开时,它便矗立在那里,没有生命装点,现在又恢复了当初的样貌。
冷风吹拂,石头的棱角越发分明,灰白中透着冷冽,想到宋人的山水画,皴笔描出石头树木的纹理,墨痕深重苍劲,明暗对比,勾勒出一派深远的意境。冬天的山直通远古的庄严,让人想到永恒。
枯意中有真味。北风带走了青绿,吹走了鲜艳,万物失去了色彩的修饰,只剩下黑白灰,这正是世界的原色,繁华终将散去,留下最初的本真,张岱写湖心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近似白描,却有画意,历来为人称颂。他笔下的湖心亭素描,至真至纯,读来似入禅境,气息格调有点像黑白照片,简单的底色释放出优雅大气,那是一种经历所有繁华过后的沉淀,一切反璞归真。
枯意中有静气。冬天是静默的季节,生命或藏或殒,人心也跟着沉静下来,看叶落草枯,听霜打雪落,心中有落寞,倒也赚得几分静气,似品茶,小时候看见爷爷喝茶,抿一口,细品慢啜,像莫大的享受,自己也偷偷亲尝一口,没想到那茶叶清苦涩舌,不理解爷爷为什么那么爱喝茶,人到中年,才体会出茶叶的甘美,享受人生膏腴欢喜,要适时用茶水的清苦冲一冲,才能平心静气,识得人生真滋味。生活不仅有烈火喷油、鲜衣怒马,也有平静淡泊、苦乐相伴。春夏的繁华,秋天的收获,到了冬天,该用这落寞枯意冲一冲,才能沉心潜气,投入下一站火热的世俗生活。
枯意中有悲壮。悲壮,这个和优美相对的美学名词,在冬天才凸显出它的意蕴。无边落叶,飘然而下,将自己还给了滋养它的大地。本是一树繁华锦簇,翠鸟迎春,在冬天却不得不放下所有,用最美的姿势跌落大地,来年化作春泥,重新走进生命开始的地方,又是一个轮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每次读到这两句,悲壮直达胸次,继而生出一种豪放的气魄,悲壮是豪放的美学代名词。荆轲刺秦,看那水寒草枯,树木直挺挺地矗立,向着寒冷直冲过去,枯意成就了英雄本色。
有人说,世界有枯意,美中不足。我说,有枯意,世界才完整,我们大可不必看见冬天的枯意便心生悲凉,枯意别有一种人生意境。《红楼梦》中贾宝玉要将枯荷尽数拔去,林黛玉却要留着,她说:“留得残荷听雨声。”也许和我有相同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