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丽
父亲来城里三个月了,最近喊着要回家,说在这里太无聊了,身边也没有一个朋友。可母亲要留下来帮我带孩子,她担心父亲一个人回去吃饭热冷不分,长期这样对身体不好。思来想去,我决定为父亲培养一些爱好,再介绍一些朋友,这样或许就能把父亲留下来了。
我去问母亲,父亲喜欢什么?母亲思来想去,庄稼人,除了会种地,还能有啥爱好呢?就在这时,儿子跑过来说:妈妈,你看爷爷指导我写的书法怎么样?我一听恍然大悟:小时候父亲也指导我写过书法。
于是,我赶紧凑上去对父亲加以赞美:爸,您很久不写书法了,我也想跟您学习,今晚您来大显身手,我跟儿子都学习一下吧?
父亲一听来了兴致,笑得眼角皱纹似乎都堆在一起了。父亲拿起儿子的笔,开玩笑地说:女儿呀,文房四宝伺候。我喊了一声:爹,来了!就这样父亲站在儿子的书桌前,拿着我准备的笔墨纸砚。瞧,父亲认认真真地一撇一捺写了起来,或重或轻,或硬或软。落笔行云流水,神韵气势有书法家的范。我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是父亲的字。他一边写,一边说:写毛笔字就像做人,下笔要稳,要心无旁骛,墨空无力,墨满则溢。该挺直腰板的时候,就要硬一点,该软的时候,就稍微软一点。
我一边听父亲讲,一边在脑海中思考:要不要我帮父亲办一个书画展?邀请爱好书法的老年朋友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
忽然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商场楼下一个朋友说大厅一楼可以办活动,问我是否需要。那时我没有想过会真的有需要。
于是我灵机一动对父亲说:爸,最近我们公司要搞一个老年书法展,我正在想,怎么筹备这个活动,现在我知道了,您报名参加吧,我再找一些其他老人一起参与。
就这样,书法展顺利举办,父亲通过这场活动认识了我们这座城市许多热爱书法的老年人。后来还经常和他们约在一起喝茶、下棋。那天下午我见父亲又开始忙写字,顺便问:怎么又要参加书画展?父亲得意地笑着说:“不是,有人要买我的作品,我多写几幅,好让小伙过来挑选。”
我看父亲写得津津有味。回到房间,对先生竖起了大拇指:你就是我爸嘴里说的那个小伙吧?先生乐呵呵笑了一下说: 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想给同事们送点小礼物,刚好咱爸的书法不错。可是我不想让他觉得是自己人需要,我就托公司小张联系了爸爸。
夜深人静,父亲终于心满意足地回房间睡了,而我也感到很欣慰。我终于解决了父亲的困扰。原来有的生活问题,只要我们足够有耐心都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