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1月20日

“王俊凯机场怒怼代拍”上热搜

“代拍”艺人形成产业链 会触犯法律吗

王楚钦机场怒怼“拍姐”

明星拍剧期间常常被跟拍

1月17日凌晨,有网友晒出王俊凯前往巴黎时装周的机场路透视频,现场较为拥挤混乱。#王俊凯机场怒怼代拍#冲上热搜。到底什么是代拍?代拍背后产业链是怎样的?

已有多位艺人遭遇“代拍”

据悉,王俊凯此次是选择凌晨近三点的航班,错开了机场人流量高峰期。

一段视频显示,王俊凯非常愤怒地冲着人群喊话:“你们这些代拍的,(出现意外)你们负得了责吗?你们有没有点公德心?”此外,视频中显示保镖也有附和说(代拍)有点过分了。

对此,首都机场客服回复称,如果现场有围观群众影响了公共秩序,巡警发现会阻拦制止。首都机场T3航站楼派出所民警回复称,如果有扰序情况出现可以报警,民警会到场进行初步判断,并进行处理。

代拍,即代替他人拍照,是娱乐时代流量经济下的一种产物。代拍人员蹲守于明星出没的机场、酒店、拍摄现场等地对明星拍照录像,而后将拍摄到的明星照片、视频标榜为“一手素材”以一定价格售卖给粉丝。

近几年,吴京、胡歌、胡先煦、李现等多位明星都曾在机场等公开场合怒斥代拍行径,希望大家互相尊重,不要影响公共秩序。其中,吴京于2019年在机场遭围拍,一群代拍挤占航站楼,几乎将手机贴在他脸上,还差点撞到经过的小孩,吴京怒斥:“把孩子撞倒怎么办?”

2023年10月,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在机场被跟拍怒怼“粉丝”的视频在网上热传。王楚钦随后发声,希望抵制“代拍”和长时间跟拍等行为。

而且,之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代拍旗号来诈骗钱财。据媒体曝光,2019年,安徽淮南警方曾破获一起诈骗案,一女子以帮粉丝拍明星照片为由,骗走29人代拍费2万余元。

代拍涉嫌扰乱公共秩序

可能触犯法律

代拍者有时聚集在机场、酒店、明星举办活动的场馆,堵塞出入口、廊桥拍照,有的甚至影响到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代拍者在拍摄过程中扰乱公共秩序,不听从工作人员劝阻或多次如此,则涉嫌扰乱公共秩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可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可能会受到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此外,中国民用航空局也曾下发《关于加强粉丝接送机、跟机现象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到,对阻塞安全通道,堵塞登机口、机舱口、接机大厅出口等扰乱秩序的违规违法行为,将从严从重处罚。

代拍是否侵犯隐私权、肖像权

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判断代拍是否侵犯明星的隐私权,首先要看拍摄的内容是否属于隐私的范围,比如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等这些都属于隐私,涉嫌侵犯明星隐私权的,可能被追究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代拍或侵犯影视公司商业秘密

如果剧组对于拍摄计划、拍摄内容采取保密措施,禁止他人去拍摄或者公开,在这种情况下,未经制片者许可拍摄剧组、摄制组道具、明星造型、带妆照甚至破坏剧组采取的保护措施进行拍摄、录制视频,很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购买代拍服务有哪些风险

既然代拍者的行为可能侵权甚至违法,那么委托他人代拍的行为也会面临法律风险。

如果委托他人代拍明星的隐私,不仅代拍者的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委托人的行为也构成隐私侵权。与此同时,在2021年1月1日之后,不管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只要未经肖像权人许可使用他人的肖像,均构成侵犯肖像权,委托人的行为也可能侵犯他人肖像权。

代拍或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代拍产业背后,潜伏着一条非法获取、提供或售卖明星个人隐私信息的产业链条,明星身份证号、住址、手机号、行程、航班号、入住酒店等隐私信息,都被明码标价出售,代拍者要完成订单,就需要从“黄牛”手里购买或者收受上述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代拍者为了完成业务,无论通过购买、收受还是交换的方式获得明星的个人信息,只要达到法定标准,就会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只有严厉打击代拍产业的违法犯罪行为、引导粉丝理性追星,推动娱乐圈正本清源,才能让娱乐行业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持续发展。

(《新京报》)

人民网评代拍:

代拍火了之后,逐渐形成一条产业链,有提供明星行程信息的“黄牛”、有图片的买家、有传播的平台,只不过这条产业链一直蒙着灰色的阴影。因此,明星对代拍也是“有苦说不出”。无论怎样,代拍都要注重法律的边界和道德的底线。拿着相机和手机,并不意味着你就天然地拥有拍摄的权利,也不意味着,别人要因你的影响力而让步。减少代拍乱象,还要从根源做起。理性追星,别让粉丝行为替偶像买单。

--> 2024-01-20 “王俊凯机场怒怼代拍”上热搜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64875.html 1 “代拍”艺人形成产业链 会触犯法律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