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2月05日

鲤城区东门实小、泉州市新村小学小记者走进侨批馆

家国情怀寄尺素 解开侨批里的集体记忆

体验侨批信局经营场景

■融媒体记者 傅蓉蓉 吴小婷 通讯员 许诗怡 文/图

家国情怀寄尺素。近日,泉州市新村小学、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小记者分别走进泉州侨批馆和鲤城侨批馆,沉浸式了解泉州的侨批文化。

在鲤城侨批馆,高度还原的信局经营场景、侨批朗读亭体验,让小记者感受到了泉州古城侨批业的繁荣景象;在泉州侨批馆,小记者们仔细聆听讲解,了解侨批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学写“侨批体”书信,从一封封侨批中感受海外华人华侨的集体记忆和对家国的眷恋。

★新体验 旧情怀

□小记者 陈律杨(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四年级)

走进鲤城侨批馆,我们仿佛置身于旧时热闹的街巷中。我们先在信局柜台体验了“店小二”的日常工作,接着在“侨批诵读室”里朗读了《乡愁》……走进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中山路的全景图,从图中我们了解到当时这条路上分布着众多侨批信局,如南鲤、致远等,可见当时古城侨批业的繁荣。在三楼展厅,我们认真观看了侨批纪录片。

一封封泛黄的侨批,带着文字和钱币漂洋过海而来,寄托着海外侨胞长怀心间的爱国之情和思乡之心,令我深受感动。

(指导老师:洪丝瑜)

★感受家国情怀

□小记者 黄馨(泉州市新村小学六年级)

在侨批馆里,我们得知了侨批的由来,以及华人华侨在海外谋生的艰难和勤俭节俭的美好品德。正因为创业艰难、回乡不易,他们对家乡和亲人有着说不完的思念。这些思念被他们以侨批的形式,化作家书和汇款传递给家乡的亲人。每一封普普通通的侨批,都寄托了海外华人华侨无限的思乡之情,令我深受感动。

参观完展馆,我们还体验了写侨批、盖印章。在信中,我们写下了对自己的祝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指导老师:陈晓玲)

★跨越大海的来信

□小记者 王锦阳(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四年级)

泉州是著名侨乡,在闽南语中“信件”读作“批”,侨批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和书信,被称为“跨越大海的来信”。

在侨批馆,讲解员耐心地为我们讲述了侨批的历史。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见证了一代代华侨漂洋过海的辛酸历史,也让我感悟到了华侨对家国的思念。

这次活动使我收获了许多侨批的知识,也使我懂得要有一颗爱国的心、一颗尊老爱幼的心,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指导老师:洪丝瑜)

--> 2024-02-05 鲤城区东门实小、泉州市新村小学小记者走进侨批馆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67477.html 1 家国情怀寄尺素 解开侨批里的集体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