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相当一部分孩子会收到不少压岁钱,如何对待这些压岁钱也是每年家长和孩子们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对孩子们进行财富观教育。财富观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的财富观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着他们对金钱的使用和判断。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认识金钱、学会合理使用金钱、树立良好的财富观呢?
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很多孩子不知道钱是从哪来的,“钱是从手机里刷出来的”“钱是从银行卡里取出来的”。
所以金钱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这需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带孩子到你工作的地方看看。第二件:教孩子熟悉社会的各个工种。
做完这两件事,再耐心告诉孩子:劳动才能创造财富。金钱是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是付出辛苦劳动后的报酬。
让孩子知道金钱来之不易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劳动赚钱究竟有多么辛苦,买一样东西究竟需要多少钱,他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所以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我们一定要规划一些劳动体验活动,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只有如此,他们才能懂得珍惜金钱,并尊重父母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让孩子知道收入并非全为己用
让孩子了解家庭成员的开支计划和家庭收入开支情况。孩子只有参与了才能知道,一个人不能把收入完全占为己有,收入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销,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为了一己享乐,随心所欲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收入是为了支付全家人的开销,滥用金钱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活。
让孩子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作为父母,在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我们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反复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要学会给孩子零用钱
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懂得,给孩子零花钱是非常重要的金钱教育。
给孩子稳定的零花钱有三大好处:可以让孩子产生独立自主意识,可以让孩子学会计划消费,可以培养孩子量入为出的习惯。
教孩子合理分配金钱
给了孩子稳定的零花钱之后,就要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比如,每周给孩子30元 ,30元可以适当分配。第一个10元,让他自己决定怎么用:“你买什么小玩具、小零食啊,都可以自己买单了。如果想买什么贵点的东西,你就先不用,多攒几个月。”
这10元的分配,一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享受生活;三是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第二个10元,让孩子用于储蓄和投资。“这些钱要用在关键时候。有一天你生病了怎么办?爸爸妈妈要动手术怎么办?你失业了怎么办?都要靠这部分钱渡过难关。”
这10元的分配,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危机意识。
第三个10元,让孩子用于共享。什么叫用于共享呢?就是用来做一些好事善事,“给亲人、同学、朋友送点小礼物,捐献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这10元的分配,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与享受“给予”的快乐。
给孩子制造挣钱的机会
在给孩子零用钱上面,有两个特别大的误区。
一是富养——“要啥只管说”。这样富养出的孩子,很容易形成骄奢淫逸的习惯。
二是乱激励——奖励做家务和做作业,“你把地扫了,我给你10块钱”“期末考好了,我奖励1000块钱”。这种乱激励容易造成一个大问题,就是梁实秋先生说的:“他未来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花钱买朋友,花钱买职位,花钱买爱情……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以钱为动力,一切事情都用钱来度量与衡量。”
那该如何给孩子创造挣零用钱的机会呢?可以把孩子的劳动分为三种。
第一种:自己的事情。做自己的功课、收拾自己的玩具等,不会奖励,因为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第二种:为爱而做的事情。洗洗碗、扫扫地等家务事,这是为爱而做的事情,不会奖励,这也是孩子应该参与的。
第三种:为报酬而做的事情。捡瓶子卖,会给予奖励。修剪草坪,会给予奖励。卖报纸,会给予奖励。只奖励他利行为,不奖励自利行为。
之所以这样划分劳动和进行奖励,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三件事情: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为爱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事;我劳动,我光荣。
让孩子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
告诉孩子金钱和健康相比,健康远远重于金钱。健康没有了,金钱再多也等于零。金钱虽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换来想要的所有东西。钱虽然很重要,但太依赖就会被它控制。许多人因为钱,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明白两个道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即使不富有,也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乐。
(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