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张素萍)近日,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分布在泉州中山中路上的路牌焕新啦!
昨日,记者前往古城区,看到全新的路牌放置于中山中路与打锡街的交叉口。这些路牌大多数是立式的,根据方向,路牌分别写着路名及该道路沿街景点(区)的距离。设在中山中路与打锡街交叉口的指路牌上面有指向四个方向的11块“子路牌”,比如子路牌的一侧指向“中山中路”,下面分别是“泮宫 20km”“泉州府文庙 250m”,另一侧也有三个“子路牌”,最上面的牌子指向“打锡街”,下面两块牌子分别写着“铜佛寺 400m”“承天寺 750m”。此外,在中山中路与东街交叉路口也设置了立式指路牌,上面标有“元妙观”“基督教泉南堂”字样,还有相应景点(区)距离此处的具体路程。
记者发现,这些路牌的底色不同,整体颇为醒目,既为人们指明了方向,也为城市街头增添了一抹风景。值得一提的是,“子路牌”上的具体公里数让市民游客能沿着路牌的指引,探索中山路及周边著名景点。
一条中山路,千年泉州史。泉州中山路全长2495米,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之一,南北贯穿整个古城区。整条中山路分为南、中、北三路段,涂门街头以南至顺济桥头称中山南路,涂门街头至钟楼称中山中路,钟楼以北至华侨新村模范巷口为中山北路。继1998年“洗脸式”整治后,2018年,泉州在时隔20年后启动了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存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真实、完整地保留建筑物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征。如今,中山中路已改造完成,中山南路正在改造中。
“由于之前一些指路牌老化破旧,在改造时一并拆除了。目前指路牌的方案正在优化中,争取5月1日前完成设置。”泉州市古城办相关人士介绍,指路牌的设置方案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及中山路的建筑风貌,在一些路比较宽的交叉路口设置立式路牌,比如打锡街、涂门街、西街、东街,而在比较窄的巷子口如花巷、通政巷等,拟采取路牌“贴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