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红
何为“城”?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城池为何而建,如何兴建?“大都无城”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自信?……在《城的中国史》这本书中,作者以时间为线,从距今9000年的中国最初的城池问世开始,直至明、清两代,通过历代城池、城邑、城郭的变迁,梳理了中国早期城市、国家和文明的发展轨迹,深入浅出地将复杂的考古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带领读者一窥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与繁盛。
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地域、哪个族群的人,比生活在我们华夏大地上的各个族群更喜欢筑城了。“无邑不城”,只要人扎堆的地方就得围起来。从殷墟甲骨文中“邑”的用法看,显然它是殷商人对居民聚居点的泛指,都邑乃至大小族邑通称为“邑”。“城邑”不限于用城垣围起的聚落,圈围设施还包括环壕、栅栏和部分利用自然天险(如断崖、峭壁、陡坡等)构筑的各类工事。其作用第一是区隔,第二是防御。城市,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聚落形态,它比村落相对晚出现,仅见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国家产生之后的阶段。
城与郭的成熟形式,常见于社会复杂化之后的国家社会,最后形成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国家形态下的都邑功能分区。早期城邑直至早期城市,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迄今所知东亚大陆最早的城址,属于环壕类城邑。“这批环壕聚落见于浙江境内钱塘江上游的上山文化遗址,如义乌桥头等,上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6500年。”城池时代的开端,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它昭示社会复杂化;邦国时代的城池,始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形态从圆形不规则到方正规矩,长江流域出现水城,黄淮流域出现土城,北方出现石城。
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分化而出现的、汇集诸种代表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要素于一处的一些城邑,已步入初期城市的行列。“一般认为,夏、商、西周王朝的都邑遗址是典型的中国青铜时代的城市遗存,是较为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约公元前1700年前后,伴随着区域性文明中心的先后衰落,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具有明确城市规划的大型都邑——二里头出现于中原腹地的洛阳盆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若干相互竞争的政治实体并存的局面,进入广域王权国家阶段。
至西周之世,在西周王朝的三大都邑周原、丰镐和洛阳邑,都未发现外郭城城墙的遗迹。到春秋战国时代,却出现城建高峰。《战国策》形容为“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具有防御功能的城邑呈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迎来了继龙山时代之后,以垣壕为主的中国城邑营建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城邑林立的设防,与诸国争霸兼并、战乱频仍,进入分立的集权国家阶段的政治军事形势是分不开的。至此,以夯土版为特征的华夏城邑群,扩大至东亚大陆宜于农耕的绝大部分地区,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无邑不城”的新的发展阶段。
城池的发展史也是历史的脉络变迁。《城的中国史》内容精当,视野开阔,图文并茂,可谓另辟蹊径解读“早期中国”,是一本独创性、可读性兼具,又不失专业性的历史通俗读物。当书中知识映照到现实游学中时,相信我们对于历史、对于文化归属会有更深的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