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苏玮杰 通讯员陈小东 黄青青 文/图)小伙创业开电商卖桌布,无奈自家的产品一直卖不上量、赚不到钱,这让25岁的山东小伙子曹某烦恼不已。于是曹某打起了自己物流发货成本便宜的优势,打算通过代发别人的商品来赚钱。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却因为这个决定,最终落入了法网。
今年1月中旬,在网络上寻找代发厂家时,曹某认识了销售某品牌冲锋衣的蒋某。两个人经过商讨,约定蒋某将某品牌冲锋衣发到曹某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公司,然后曹某再进行代发。双方约定每代发一件,曹某可以得到5至10元的利润。
在收到蒋某发来的货之后,因为价格、做工等原因,曹某很快就发现蒋某销售的是假冒伪劣商品。可因为蒋某的衣服走量快,有不小的利润,曹某没有举报或者拒绝,而是继续帮助蒋某代发假冒伪劣商品。
2个月时间里,曹某代发出去了760多件假冒伪劣商品。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张无形的法网正悄悄地向他撒来。接到群众举报后,3月22日,南安市公安局溪美派出所民警远赴江苏无锡进行侦查布控。
在经历了前期周密侦查后,民警锁定了曹某的窝点并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假冒伪劣商品204件(其中冲锋衣185件、4件羽绒服、裤子15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涉案金额达24万余元。
经审讯,曹某对其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曹某已被南安市公安局依法办理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商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商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切勿相信远低于市场价值的商品,以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