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通讯员 邱丽婷 文\图
25000元、55000元,日前,家住台商投资区洛阳镇的张先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已先后给骗子转账8万元,正要继续转账时,泉州台商区公安分局洛阳派出所民辅警成功劝阻,并争分夺秒地止付,为张先生挽回损失8万元,及时守护“钱袋子”。
“和你通话的是骗子,别转账!”
4日下午4时47分,洛阳派出所民警正在下乡入户访查时,收到一条反诈预警信息:辖区群众张先生疑似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接到预警后,民警立即拨打张先生电话,同时往他家里赶,但此时当事人手机一直占线无法接通。所幸民警离张先生家不太远,下午4时50分,接到预警3分钟后,民警火速赶到张先生家。
“和你通话的是骗子,千万别转账!”此时张先生仍在操作手机,准备再次转账时,民警马上喝止。38岁的张先生是洛阳镇后埔村人,民警向他解释,他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并向他讲解该类诈骗套路及防范措施。
据警方了解,张先生接到一个“+86”开头的“Face Time”视频电话,对方称张先生已被开通微粒贷,现影响征信,需要关闭微信的微粒贷,并将钱转至“安全账户”。一听影响征信,张先生便按对方要求先后转账2.5万元和5.5万元,共计8万元。民警赶到时,他还在转账,幸被及时阻止。
争分夺秒 被骗8万元全追回
随后民警第一时间将张先生及嫌疑人的账号信息报给值班台民警,民警争分夺秒地对涉案账号进行紧急止付,成功将被骗资金中的2.5万元先行冻结。
民警调查发现,张先生被骗转出的5.5万元已被用于网上购买商品,警方紧急联系商家要求退款,成功替张先生挽回损失。
为防止张先生再被骗,民警引导张先生将他被骗银行卡中的存款转存到其他银行卡中,并帮他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讲解多种不同类型的诈骗方式。意识到自己差一点中招,张先生惊出一身冷汗,对民辅警的及时劝阻、挽损表示感谢。
相关报道
来电自称保险客服
男子遭遇电诈 差点损失近2万元
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苏玮杰 通讯员周明蓉 尤慷临)近日,南安市民罗先生接到了一通陌生“FaceTime”来电,不到几分钟时间差点损失近2万元,好在南安警方及时紧急止付!
当天傍晚,罗先生接到“FaceTime”来电,对方自称为某知名保险公司的“客服”,在精准说出罗先生的个人详细信息后表示,他所持有的价值百万元的医疗保险即将步入失效状态,系统将自动从其账户中按月扣除续保费用,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罗先生一开始并没质疑,配合对方发过来一个链接,在“客服”的引导下,进行所谓“服务关闭”的操作,并将近2万元转入对方专门设立的安全账户中。
罗先生刚转完钱,忽然觉得不对,当他试图再次访问刚刚操作过的“官方网站”求证时,发现那网页早已无法进入,才惊觉自己已陷入电信诈骗陷阱。
心急如焚的罗先生火速赶往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寻求援助。接待民警第一时间联动反诈中心启动应急机制,争分夺秒地追踪涉案资金流向,力求在骗子转移赃款之前将其冻结。经过一番紧张高效的运作,警方最终成功对罗先生被骗走的两万元进行了止付冻结。
“这是典型的利用‘FaceTime’网络视频通话实施的诈骗……”在现场,民警向罗先生详细讲解了此类诈骗的手法和防范要点,并帮罗先生关闭了“FaceTime”通话功能。罗先生对民警的紧急止付一再表示感谢,并对自己的一时糊涂深感后悔。
警方提醒
凡是接到“+”开头、“198”开头或一长串“00”开头的,显示所在地为境外的电话号码,对方自称是公检法或客服的,均是诈骗,切勿相信!市民不要泄露个人身份信息、短信验证码、银行账号及密码等隐私信息给陌生人。若不能辨别真伪,请拨打反诈专线96110或到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