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13日

早报小记者走进洛江区图书馆

清明医韵传千年 植物拓染绘新篇

小记者动手进行植物拓染

■融媒体记者 林婷瑜 通讯员 聂晓凤 文\图

4月4日,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洛江区实验小学的24名小记者走进洛江区图书馆,参加“小小医生体验营”——“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在华侨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主任佟丹丹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深入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传统习俗等,还认识了“蒲公英”“杏花”“清明柳”等常见中草药,并动手将叶片拓印在帆布包上,亲身体验了中草药的魅力,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清明的由来

□小记者 王佳萱(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五年级)

活动中,佟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清明节的由来。相传春秋时期,公子重耳流落民间,他带着几个仆人周游列国寻求帮助。次日,重耳因为没有粮食快要饿昏,随臣介子推割自己的大腿肉给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重耳想封介子推作大官,而他却不接受赏赐,带着老母归隐深山。晋文公决定要亲自请他出山,可是绵山这么多条路,介子推若跑了怎么办?于是晋文公采纳了一位臣子的建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这场大火连烧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原来他早已抱树而死,身旁留有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规定每年这一天不可以烧火做饭,只能吃凉的食物,寒食节由此而来。第二年,晋文公再次来到介子推的古柳树旁,却意外发现枯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将那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由于寒食节距离清明很近,人们把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延续至清明。唐朝时规定,清明为正式的节日。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并吸收了寒食节的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指导老师:洪玲玲)

★缅怀先烈祭英魂

□小记者 魏颖嘉(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六年级)

清明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在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都去折柳祭扫,后来民间效仿,便一直延续至今。一到清明,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举行祭祀扫墓,缅怀先人。

佟老师带领着我们一起缅怀先烈,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享受的美好时光,是数不清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要用真诚的心缅怀先烈,祭奠英魂。

(指导老师:傅翠丽)

★把春天“袋”回家

□小记者 刘运瑶(洛江区实验小学二年级)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也是我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佟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踏青中可能遇见的车前草、蒲公英等中草药,这大大激发了我对中草药的兴趣。

随后,我们在佟老师的指导下,将叶片放置在白色帆布包上,小心翼翼地用锤头轻轻捶打,一边见证着植物的自然之美,一边将春日之美印在了帆布包上。拓印后,大家还用彩笔在帆布包上绘出春意。活动结束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把春天“袋”回家。

--> 2024-04-13 早报小记者走进洛江区图书馆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77073.html 1 清明医韵传千年 植物拓染绘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