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最高人民法院15日发布意见,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避免离婚纠纷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根据这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规定,依托真实案例,向离婚案件当事人提示和强调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和权利,以及违反法律要承担的不利后果等。
法院提示,解除婚姻关系应当谨慎。即使解除婚姻关系,也应当关注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妥善处理抚养、探望、财产等相关事宜。此外,父母任何一方均不得违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否则可能承担不利后果;情节严重的,人民法院可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同时提示,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双方均应全面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支付抚养费、配合对方行使探望权等义务,相互协商配合,切实维护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双方应当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最高法要求,各地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提示”内容。以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通过口头告知、现场提示阅读、播放视频、制发“提示卡”或“提示手册”等多种形式,在立案、诉前调解、审理、执行等各阶段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必要时可以结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行。在抚养纠纷、探望权纠纷、监护权纠纷、同居关系纠纷等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案件中,也可以参照离婚案件,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 (罗沙 齐琪)
■相关新闻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发布
电竞剧本馆恶意营销“女仆服务”被罚
下跪式端茶倒水、喂食、捏背、弯腰喊“欢迎主人回家”……浙江省义乌市多家桌游剧本、电竞网咖为招揽客户,发布“女仆跪式服务”等低俗广告营销,没有制定防止性骚扰的制度措施,导致一些女性从业人员遭受不法侵害。
4月15日上午,最高检、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发布“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披露了该案详情。
2022年,男子吴某在网上找到一家提供“女仆”陪玩服务的店家“Sweet女仆店”,并点单一位“女仆”助教瑶瑶(化名)外出陪玩游戏。然而吴某见色起意,在电竞酒店强奸了瑶瑶。案发时已是凌晨,瑶瑶在被骚扰时曾多次向店铺主管打电话求助,但一直未接通。同年7月25日,经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强奸罪判处吴某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
该案办结后,承办检察官发现,该案中瑶瑶所在“女仆店”广告宣传中存在贬低损害妇女人格尊严的问题。梳理发现,发布同类“女仆助教陪玩”广告的商家不在少数。2023年3月,该院决定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办理。
该院通过网络平台检索、留存固定视频、实地走访等方式查明,市内有多家电竞剧本商家通过海报、传单、网络短视频等方式,发布“女仆助教陪玩”等广告,宣传下跪式端茶倒水等仆式服务。另外,部分企业未建立预防性骚扰的相应制度措施。
2023年10月19日,义乌市人民检察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和文旅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文旅部门会同公安、妇联等单位对4家企业进行约谈,责令停止相关的违规经营活动,对游戏助教陪玩类服务指导建立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制度措施,并督促12家企业完成备案登记,关停3家不符合开业要求的场所。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专项行动,对剧本娱乐场所提供外出宴席陪酒等行为进行取缔整治。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