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调查
试水AI模拟面试
就业指导课堂互动性强
在大学课堂上进行AI模拟面试,是种什么体验?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老师王泽华表示,AI技术能快速收集和整理信息,在优化简历,模拟面试方面有其便捷性。今年学校在针对大三学生的就业指导课中,首次尝试渗透AI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今后的求职应聘需求。
王泽华介绍,在备课时,针对结构化面试,老师会筛选数十个问答题“训练”AI,之后让AI生成试题,学生现场答题。老师将学生的回答反馈给AI,AI就会给“打分”评价,输出解题分析并给出答题范本,老师再根据AI的回答与学生交流探讨出更好的答题思路。
“AI模拟的互动性更强些。”王泽华认为,以前就业指导较多的是单向输出,老师讲学生听,通过AI辅助技术,提升了师生间的互动,AI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多元化解析,让教学内容更丰富,开拓学生思路。
AI模拟面试实时打分
更适用于新手求职者
王泽华介绍,目前AI技术在各领域运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应多接触这类新事物。此前学生在校接触较多的是学术领域的AI技术,如今尝试让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接触AI运用,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他认为,AI面试相比视频双向面试、线下面试等形式,实时性、反馈性更具优势,一次面试失败,可以及时进行总结分析,为下一次面试积累经验。
传统的线上线下面试,面试官是有表情的,在面试指导课上,老师会引导学生用“望闻问切”来观察面试官的肢体语言,判断面试官对求职者表现的满意度。而AI考官没有人的生物特征可捕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求职者对面试效果的判断。
“AI模拟面试更适用于求职新手。”王老师发现,“00后”学生更倾向于接受视频线上面试和AI面试。他认为,对于将要参加实习或准备进入新岗位的学生,使用AI模拟面试会较有帮助,如果是经验老成的求职者则不然。
AI帮助掌握面试技巧
学生更倾向线下面试
泉州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就业创业指导科科长万文娴介绍,学校在今年寒假期间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为毕业生提供贴心的就业服务,除了开展网络双选会、职业测评、求职课程,还首次让学生试水体验AI简历制作、AI模拟面试等。
万文娴表示,借助AI技术和大数据库,学生根据自己的岗位求职需求,只需输入关键字,就能很快制作出自己的专属简历。在AI模拟面试系统,有针对不同行业岗位的应聘模板。学生在进入模拟面试环节后,人工智能会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问题,学生录屏回答,时长大多在10分钟内。面试结束后,系统会生成测评报告,提出可行性建议。
万文娴也表示,AI面试是新兴事物,学生们体验和接触不多。从近几年应届生的求职情况来看,更倾向于传统面试形式,以线下面试居多。学生们认为线下面试可以更真实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具体岗位需求等,线下招聘会的体验感更强。AI面试在求职者个性化需求的探索和挖掘上还有提升空间。
业内分析
更适用技工类岗位
可提高面试效率
“AI面试应用正逐渐增多。”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泉州工作部招聘部主任黄晓雨介绍,去年福建省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了利用AI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的示范,其中也包括人才招聘过程中的AI面试技术。
黄晓雨认为,AI面试适合于需要处理大量应聘者的场合,可以有效提高面试效率并降低成本,较客观公正地评估求职者,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偏见和误差,更适用于技术和工程类岗位。这些岗位往往对求职者的技能和知识有明确要求,AI面试可以通过算法来评估求职者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大型企业而言,AI面试可以作为一个预筛选工具,通过分析简历和初步的视频面试来评估求职者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后续现场面试的效率和质量。
AI缺乏人性化交流
招聘以人机结合为佳
黄晓雨提出,AI面试可以提供实时反馈和建议,帮助应聘者了解自己的表现并改进。但它缺乏人性化交流,无法完全模拟真实面试场景,可能导致应聘者感到不适,也较难准确捕捉应聘者的某些特质和潜力,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等。
黄晓雨认为,从未来企业招纳人才的发展趋势来看,AI面试可能较多运用在客服、销售、技术支持等需要大量初步筛选的岗位,还有对技术能力和特定技能有较高要求的岗位,如IT、数据分析、金融等,采用AI面试来评估专业能力。对于AI面试是否会成为大趋势,她认为,AI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还有待观望,企业的投入意愿、求职者的接受度也很重要,未来人事招聘的发展趋势以人机结合为佳。
求职建议
多关注行业动态
简历突出优势和特长
进入高校毕业生春招季,对于求职应聘,黄晓雨建议毕业生充分了解目标行业和岗位需求,明确职业规划,更有针对性地准备简历和面试,提高求职成功率。
“制作个人简历和求职信要突出优势和特长,以及与应聘岗位的匹配度。在准备简历和求职信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范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黄晓雨介绍,毕业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招聘会、线上求职平台等方式扩大求职渠道,增加求职机会。求职中要不断学习,也要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关注行业动态和招聘趋势,及时调整求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