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张素萍 实习生 张燕婷
“城市红了只是开始,发展文旅永远在路上。”昨日,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召开“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的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泉州市文旅局介绍“2024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专项行动的相关内容。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泉州将开展文旅“长年红”发展专项规划,以“文化气”“烟火气”为核心,扩展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创新讲好泉州海丝故事、世遗故事,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泉州花开长红、繁华似锦。
构建“1145”工作体系
发布会介绍,一年来,泉州紧扣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树品牌、拼千亿、提能级,文旅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网出圈出彩。
下一步,泉州将深入实施“2024泉州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年”专项行动,构建“1145”工作体系,即聚焦“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这1个目标,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这1个城市品牌,做热世界遗产旅游、滨海休闲旅游、山地生态旅游、工业时尚旅游4大板块,推动文旅品牌、产品、业态、配套、服务这5方面提质增效,进一步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延展链条,推动“流量”变“留量”转“增量”,实现从“网红”变“长红”。
推动新增游客流量超千万
今年,泉州文旅部门将深化与重点平台的合作,完善线上线下立体营销体系,实施“4个1”在地活动引流和“十百千万海丝游”走出去工程,扩大“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影响力。
“4个1”即以非遗民俗季、遗产活化季、艺术时尚季、国潮消费季为重点,实施“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一县一特色”“一节一专案”行动,全年策划文旅活动超6000场。其中,“五一”策划“来泉州·松弛一夏”系列活动超300项,推出“跟着明星打卡泉州”同款路线、“领略刺桐文脉”文物主题游径线路、“古城+”30个泉州旅行必游打卡点等精品线路。泉州还将联合市场监管、交通、商务等部门联动执法,相关部门将24小时值守快速处理游客反映的问题。
“十百千万海丝游”走出去工程,指的是今年将赴30个国家和地区百个城市文旅宣推、推动超千个精品旅行团来泉、新增游客流量超千万。
实施非遗“个十百”工程
产品提升方面,泉州将注重挖掘资源,推进跨界融合,形成新的爆点。
实施世遗、非遗+,立足世界遗产,策划实施国际展览、研讨、培训等交流合作项目,加强国际合作和传播。从古城、洛阳桥、海交馆等热点扩延,新挖掘、培育1至2个新爆点,形成多点开花、城山海联动,带动全域旅游。实施非遗“个十百”工程,规划建设提升1个非遗馆、30个非遗传习所、100个闽南文化展示点,打造中山路等一批非遗特色街区。
实施工业+,新培育一批观光工厂,做热11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构建集合泉州特色的购物基地。
实施数字+,加快智慧景区建设,实施德济门遗址、泉州府文庙、东西塔数字化保护展示项目,德济门遗址数字化展示将于6月上线。
实施演艺+,实施“精品”和名家工程,新创排一部泉州特色剧目走向市场,继续做热演艺经济。
实施影视+,鼓励支持影视剧来泉拍摄,开展“跟着微短剧来泉州旅游”活动,发展影视产业。
塑造“宋元·雅韵”历史街区
业态提升方面,泉州将抓项目、抓精品、抓新业态。包括引进落地一批带动性强的新业态,塑造“宋元·雅韵”历史街区,策划80多个文旅重点招商项目,持续推动60个文旅重点在建项目;推动八仙过海景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十里黄金海岸、崇武旅游区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创建一批国家A级景区,省级全域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等;引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的融合型文商旅体验消费空间,加快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升,发展夜间经济。
配套提升方面,泉州将开展酒店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今年全市计划新增一批酒店,启动海交馆扩建项目、闽南文化博览园规划建设,实施旅游厕所提升工程,加快“一部手机游泉州”建设。
服务提升方面,泉州将继续推出志愿讲解、公益演出、奉茶等“暖心”服务,发挥“海丝泉州推荐官”工作室作用,扩充提质讲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