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5月31日

也忆“六一”

■王清松

“六一”儿童节。烂漫的笑容,不羁的姿态,天真的话语总能让人开怀畅笑,忘却凡尘琐事之烦恼。在这节日来临之际,回想起自己曾经度过的“六一”,不禁哑然失笑。

我所度过的“六一”仿佛都是儿童的涂鸦,简直不“像画”。然而,印象最深的是一年级的拍球比赛,或许是第一次,所以至今历历在目。

那天下午,一年级两个班开展拍球比赛。先是在各自教室里决出前六名,然后12名同学到操场再赛出前六名。比赛的规则是,用粉笔画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圆圈,人在圈外,球必须拍在圈内,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谁拍球次数多。当时,教室铺水泥地板,比较好拍,虽然皮球直径只有15厘米左右。我以班级第一进入年段比赛。决赛在操场,操场没硬化,是纯沙土地。我最后一个上场,前一个是二班的一号选手——女生,她在第16下“死球”,也就是说我只要拍17下,就可以夺冠。全班同学欢呼雀跃,等待着我上场一举夺魁——干掉二班。

小小的比赛,竟然让班级集体主义精神如火山一样喷发。

我郑重上场,叉开双脚。听口令,开始拍球。全场鸦雀无声,操场只有球触沙土的沙沙声和老师的计数声。然而,在操场上,球似乎不听控制,忽左忽右,老变向,仿佛地下有魔力控制着它,不让球亲近我的手掌。我心里默念,不能输,不能输。只听老师喊道:“9,出界。”全班“唉”的一声,那是气球泄气落地的声音;而二班则是高呼胜利。

只得第六名,没能夺冠,我输了,虽然自己并不觉得输掉什么,但觉得对不起同学期望的目光,因为他们不约而同都认为我应该为班级争得荣誉。

赛后,同学围着我质问:你在班里打得那么好,怎么在操场上就不行了。一位同学突然说:“对啦,王某松‘惊查某’(怕女人)。”从此,我成了班级怕女生的代名词。

当时,自己也搞不清掉链的原因,只怪不适应沙土地板。今天回想起来,自己在班里会赢,是我只为自己拍球,享受拍球的乐趣,心无旁骛;而到操场拍球,我是为班级拍球,几十个人的目光化作重力压到我身上,我不再是享受乐趣,小小的身躯企图扛起班级的荣誉大旗。名利盈心,心浮气躁,所以没能发挥好。

现在,“六一”节,教室里、操场上都是儿童的乐园,甚至组织出游。孩子们分享美食,围坐交流,弹的弹,唱的唱,跳的跳,简直就是烹饪盛会,歌舞晚会,各显“神通”,各得其乐。“六一”节外,很多孩子,除了课内学习,周末课外辅导班班不落,我也担心他们这样子会如闽南语所言的“十别九蛀节”(意思是学的多精通的少)。

--> 2024-05-31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3938.html 1 也忆“六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