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01日

洛江区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医高专药学院

体验非遗中药炮制 领略传统制药魅力

黄幼霞院长向小记者介绍泉州中药传统炮制技术

老师指导小记者如何炮制药材王不留行

小记者动手体验非遗中药炮制

■融媒体记者 林婷瑜 刘静梅 文\图

近日,洛江区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药学院院长黄幼霞亲切地向小记者们详说泉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州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知道可以动手体验,更是高兴坏了!小记者们在胡建萍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炮制实验室,胡老师一一介绍中药炮制所需的设备和工具以及炮制的基本流程。最后,小记者们亲自体验了王不留行的炮制,每位小记者都认真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老师们的表扬。

此次活动小记者体验了中药炮制的技艺,领会到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珍贵价值。

★中医药文化瑰宝

□小记者 林槿涵

(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

走进了泉州本草馆,馆内陈列着各种中草药标本,如鹅不食草、九头狮子草、鬼针草等。瞧,它们仿佛在向我们低语,述说着它们神奇的功效,让人对中药的神秘感到惊叹。而那一堆堆晒干的黄芪,宛如一片片金黄的云朵。体验环节时,我将王不留行放入热锅中,不一会儿,锅中传来一阵微小的爆炸声,王不留行在热力下渐渐变白。我忍不住,品尝了几颗。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激中医药文化的瑰宝。 (指导老师:蔡培佳)

★中药炮制传千年

□小记者 杜诗盈

(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

黄幼霞院长告诉我们,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传统技艺之一。对中药材进行加热、炒制、蒸煮等处理,使药材的药效得以充分发挥,同时降低或消除其毒性,确保用药安全。这项技艺历经千年传承,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动手炮制王不留行。先开火,待锅的温度升到一定程度时倒入中药材王不留行,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候,不时地进行翻炒,仔细观察变化,过会儿,王不留行像爆米花一样炸成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好神奇的变化!

这次活动让我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我要好好学习,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指导老师:刘卫才)

★了不起的中药

□小记者 韦祈

(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

为了揭开中药的神秘面纱,我们来到了药学院,在中草药香的包围下,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动一动,我们直观地认识中药,知道了很多中药的功效。

胡建萍老师教我们炮制王不留行,王不留行皮比较厚,要炒开花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功效。炮制可是一门技术活,温度过低开不了花,温度过高会炒焦,老师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控制火候,如何进行翻炒。终于,我的王不留行都爆开白花了。(指导老师:刘卫才)

★王不留行在“跳舞”

□小记者 潘嘉乐

(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

我先把电磁炉加热,然后把王不留行倒进去,随着温度的上升,黑黑的像芝麻那么大的王不留行在锅里“跳”起了舞,慢慢变成了米白色,我用炊帚搅了几下,就赶紧把它倒出来,抓了一点放进嘴里,味道跟爆米花差不多。

胡建萍老师告诉我们,他们会根据药材的不同特性,选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炒、炙、蒸、煮等。在炮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火候、时间和药材的翻动次数,确保每一道炮制工序都达到最佳效果。(指导老师:刘卫才)

--> 2024-06-01 洛江区马甲第二中心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医高专药学院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4139.html 1 体验非遗中药炮制 领略传统制药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