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黄碧云 通讯员 陈伟阳 文/图
5月22日下午,安溪县灯谜协会常务副会长苏杰民受邀走进沼涛实验小学,为小记者们带来一堂趣味横生的灯谜基础知识讲座。校长王劲草出席活动。
灯谜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杰民老师从它的起源、定义、谜体、种类、制谜原则、猜谜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阐述了合拼法、加减法、形声法、象形法、取半法等猜谜方法,并通过举例分享解谜技巧。苏老师精心设计的灯谜挑战,点燃了小记者们的解谜热情,也激发了小记者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充满智慧的游戏
□小记者 李鑫垚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五年级)
随着苏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和有奖灯谜的竞赛,讲座的热烈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同学们积极举手参加竞猜,体会了猜灯谜的无限乐趣。虽然我对没被叫到回答问题感到有些遗憾,但苏老师的讲解深深吸引了我。灯谜,是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根据汉字特有的形态结构、多音、多字及文字变异等特点,运用别解、会意、离合、象形、象声等手法来隐形谜底,让猜谜者与制迷者思维连洽的语言文字艺术,它也叫文义谜。
猜灯谜这一充满智慧的游戏,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猜灯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思维的跳跃与碰撞,以及找到答案时的喜悦与成就感。总之,猜灯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体现。
(指导老师:陈晓进)
★传承灯谜文化
□小记者 吴羽桢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四年级)
“旧了翻新作日用(打一字)——阳”。灯谜真有趣,我喜欢猜灯谜。恰好今天苏杰民老师来到我们学校,开展了生动有趣的灯谜讲座。
苏老师告诉我们,灯谜已列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谜语主要以民歌、童谣的形式,押韵且富有节奏感,一般抓住动物、植物及物品的外貌、用途特征来写。他还告诉我们创作灯谜有五大原则——谜面要成文,谜底不相犯,扣合无闲字,谜底须别解,事例符事实。
原来小小的灯谜学问这么大,想要猜个灯谜还真不简单啊!我们不仅要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平时还要仔细观察。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把灯谜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灯谜的乐趣。(指导老师:刘彩霞)
★让想象力飞得更远
□小记者 陈旨淇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四年级)
苏杰民老师为我们讲解灯谜的知识和猜灯谜的规则,我们听得十分认真,时间过得很快,竞猜也如约而至。苏老师大声地说:“第一题,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猜一蔬菜。”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答案,一位同学站了起来,激动地说:“是莲藕吗?”苏老师说:“是的,很棒!”我才想出其中的原理。
一堂有趣的讲座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结束了。这堂讲座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思维不能固化,打开思维可以让我们的想象力飞得更远!
(指导老师:林小勤)
★感受猜灯谜的乐趣
□小记者 林菁菁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三年级)
苏老师告诉我们,谜语常见的类型有:植物谜、动物谜和物谜。植物谜就是猜一种植物,动物谜就是让你一种猜动物,同样物谜就是猜一种物品。猜灯谜不仅具有娱乐性,还蕴含丰富的知识,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范围,还可以加强我们的文化素养。
学习灯谜知识之后,猜灯谜的游戏开始啦!苏老师给出一些谜面,我们以举手的方式进行抢答。大概是因为有趣吧,我发现有很多同学争着举手。但其实猜灯谜是很难的,有几道谜语我们都是要冥思苦想的,甚至要让老师说出答案才能理解!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讲座,我们不仅了解了灯谜的文化,还感受到了猜灯谜的乐趣。是啊,学习不仅带来了知识,还带来了快乐!
(指导老师:许丽霞)
★“谜”里新味道
□小记者 叶政垣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三年级)
来到报告厅,坐在前排的我就“嗅”到苏老师身上有股特别的味道,不是妈妈的“香水味”,不是爸爸的“文件夹味”,也不是奶奶的“洗衣粉味”,可能是“书香味”吧!
果然,苏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打动我的同时也为我们揭开了灯谜的“神秘面纱”。
最精彩的环节要数“谜园乐游”有奖竞猜了。我时而凝神思索,时而认真记录,时而欣然顿悟,高深莫测的灯谜经过苏老师巧妙的剖析变得趣味无穷。其中“巧解压,了不起(猜一2字经典诵读篇目)”,我用苏老师刚才讲解的“离合体中的方位法、错位法”,猜出了“庄子”,在获得小礼物的同时也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让我体验到了“乐享灯谜”的愉悦感、成就感。
我觉得灯谜很神奇、有魅力,可以根据汉字特有的结构、多音、多义及文字变异等特点来表现思想性、体现知识性、体验趣味性、展示文学性。
走出报告厅,心里想着:将来自己也要成为像苏老师那样“有学问”“有味道”的“谜”人!
(指导老师:张珠珍)
★谜园乐游
□小记者 孙浚轩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四年级)
讲座中,苏老师给我们讲猜谜规则。随后,苏老师开始出题:像猫不是猫,森林中为王,要是它不在,猴子称大王,这题一说出来我马上想到森林之王老虎。可惜我没抢到答题机会,后面几题我一个也没抢到,但是我都猜到答案了,今后看来要练练举手的速度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竖起耳朵非常认真地听题,最后终于抢到了一个机会答题,还猜对了谜语。苏老师非常有心地给我们猜对的同学奖励笔和书,非常有纪念意义。我想,以后阅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特别是生字的字体形态结构。(指导老师:苏志华)
★有趣的灯谜探秘
□小记者 谢翕妤
(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三年级)
苏老师与我们互动了几个精心挑选的灯谜,我们小记者们积极举手回答,乐在其中。每一个猜对的瞬间,都伴随着同学们的欢笑和掌声,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猜谜带来的欢乐。
接着,苏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灯谜的结构和解谜的常用手段。解谜需要我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当然是灯谜竞猜了!苏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灯谜。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冷出门怎么办?”这个灯谜。我们开动脑筋,各种奇思妙想的答案层出不穷,但很遗憾都没有猜中。这时,一位同学举手说:“是‘袈裟’的‘袈’!”老师微笑着宣布:“回答正确!”我们都为这位同学的聪明才智鼓掌。原来,“天冷出门”就是要“加衣”啊,这么简单的答案我们之前怎么都没想到呢!通过这次讲座,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灯谜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指导老师:刘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