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04日

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后频频生病 医生提醒滥用有风险

要“长高”还是要“健康”?

(高岳/图)

近日,“6岁孩子打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名给孩子注射过生长激素的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虽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种副作用也不少。

注射激素后频繁生病

深圳市民何丽(化名)的孩子6岁,身高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何丽焦虑得整宿睡不着。于是,她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而没打激素的前一年只长高了五六厘米。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病因。此外,每次上完体育课后,孩子总感觉肌肉酸痛,早晚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症状,而这些情况在打激素前从未有过。而停止注射生长激素后,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

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在家长圈颇受欢迎。有家长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者想让孩子长得更高,便想到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湖北省武汉市一儿童内分泌科医生介绍,其每天接诊的患者中,有半数是家长来咨询孩子身高问题的,以及询问是否需要使用生长激素来帮助长高。

据业内医生介绍,儿童生长激素的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SGA(即小于胎龄儿)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短肠综合征等,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围。

家长们的身高焦虑还催生出代购激素产业链。家长们想方设法在网络上寻求异地、低价拿药渠道,在“长高高生长激素交流群”等之类的社交群,不时能见到低价代购生长激素的相关信息。

随意注射副作用大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名给孩子注射过生长激素的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虽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种副作用也不少。

北京居民苏青(化名)的女儿小禾今年9岁,身高134厘米。一般来说,这个身高处于正常水平,但小禾在私立医院检测出骨龄偏大两岁,于是苏青听从该院医生建议,让孩子补充生长激素来“追高”。打完生长激素的第一天,小禾就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头晕呕吐,完全无法进食,必须平躺才能缓解。第二天,孩子的头晕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无法正常进食。第三天凌晨,孩子开始发高烧。直到第四天,各种不适症状才有所缓解。

记者从浙江某三甲儿童医院了解到,如果孩子身高较严重偏离平均身高,存在要打的可能,也必须达到疾病状态的矮小才有必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有些特殊的矮小性疾病不适合甚至有禁忌,如软骨发育不全,生长激素就不太适合;Bloom综合征也应禁用生长激素。

“要不要注射生长激素,一定要找专科医生作严格的评估。”河北某医院一名儿科医生向记者介绍,即使经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可以打生长激素,也有可能产生副作用,比如血糖升高、内分泌紊乱,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或者伴有关节疼痛、脉管综合征、肌痛、僵硬等。

有医生指出,儿童注射生长激素需要指征,不能单纯依据儿童身高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目前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肱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代购激素成为产业

造成伤亡追究刑责

虽然注射生长激素可能存在各种副作用,没有医生处方和检验评估报告也无法开出,但记者调查发现,因身高焦虑,仍然有不少家长认为长高是正当的医学需求,对此趋之若鹜,由此催生了代购激素产业链。家长们想方设法在网络上寻求异地、低价拿药渠道,还组建了“长高高生长激素交流群”等社交群。

在其中一个社交群,记者联系上河北沧州一名8岁儿童的家长李萌。“生长激素太贵了!我购买的××品牌生长激素规格为30单位每支,售价为600元至660元不等,注射器需自己购买,每个月花费在3300元左右,而长效水剂的花费在每月4000元以上。”李萌说,而且医生一次只开1个月的量,每次开药都要重新作评估,指标正常就不给开药了。

为了让孩子长高,李萌不得不寻找其他购药渠道。有一次,她看见上述社交群的群主发消息说,其每月给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水剂的花销为1000元出头。

李萌赶紧追问:“通过什么渠道能买到这个价格的生长激素?群主能否代购?”群里不少家长都在附和,群主表示可以代购。

记者也给群主发去“寻求代购”的消息,对方回复称“10单位的粉剂60.5元,4.5单位的粉剂30元,但这个月已经没货了,都是医药代表实名购买,下个月就能安排配货”。

该群主还向记者展示了其从医药代表处购得的药剂:盒装粉剂,外包装写着“某某注射用人生长激素,曾用名: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过了几天,记者在群里看到,有群友发来消息对群主表示感谢:“确实收到货了,用冰袋包着,打完后和医院的效果一样好。”

对于此类代购行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说,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但不属于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放射药品、毒性药品等管控类药品,不过也必须有医生医嘱才可以使用。

“如果是买来自己使用,不违法;但如果以营利为目的进行代购,则属于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当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如果代购的药品造成患者伤残甚至死亡,则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将代购的生长激素用在未成年人身上,导致其伤残甚至死亡,监护人也可能构成犯罪。”王岳说。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任战敏介绍,对于儿童使用生长激素,目前仅有医学层面的规范,缺乏法律层面的规定。想要遏制儿童生长激素随意注射的问题,还需加强法律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从根源上规范生长激素的使用,切断儿童生长激素的利益链条,杜绝一切损害儿童权益的药物滥用行为。

(据《广州日报》《法治日报》)

--> 2024-06-04 孩子注射生长激素后频频生病 医生提醒滥用有风险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4523.html 1 要“长高”还是要“健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