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11日

温情面线

■王诗炳

提起面线,就会想起,在泉州,每家每户的厨房里,时常都有一锅细火慢炖的面线汤;想起,晨光熹微中,熟悉的街巷远远地飘来一股面线糊的清香;想起,迎宾待客、贺喜祝寿、馈赠亲友,这是蕴含着美好意寓的必备佳品。真的,面线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想起常常煮面线给我吃的那个人——母亲,她和面线一样平凡、质朴,但给我的爱却厚醇香绵。

在我的童年时代,每逢我过生日,母亲就要一大早醒来,走进厨房,烹制面线为我庆祝生日。有一次天还未亮,我睡醒一觉,听到厨房里传来的声响,便起身一看究竟。走近一瞧,是母亲!只见她佝偻着身躯,在灶台前忙碌着。时值炎夏,气温本就不低,再加上炉火的烘烤,整个厨房犹如桑拿房一般。透过莹莹的灯光望着母亲的脸颊,只见额头沁满了大大小小的汗珠。我喃喃问道:“妈,你这么早起来忙啥?”她没有转过身来,只是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早点起做准备,一会儿给你煮面线吃。”我杵在原地,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再去睡一会儿,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她仍然只顾忙她的。“那你怎么不去多睡一会儿?”“过生日吃的面线,要准备丰盛一点的配料,一会儿还得煮鸡蛋。”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的生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马虎不得,甚至可以驱困提神的!

倏尔晨曦微露,我再一次起床,再一次来到厨房。只见餐桌上置放着一碗面线,面线上搭配着香菇、丸子、煎蛋、葱头酥等,满满当当的一大碗,香气顺着热气氤氲飘荡。我端起碗慢慢享用,面线汤嚼不粘齿,丝细如发,当舌尖触着那一刻,轻悄悄的,软绵绵的。

随着年岁渐长,物质也跟着丰富了起来,吃蛋糕过生日,成了很多人的选择,见此,我却没有丝毫的慕艳之意。后来,我独自在外求学,每当我生日临近,母亲总会清晰记起,并第一时间致电提醒,嘱咐我买个蛋糕庆祝下。电话里,我随声应承,过后往往没有付诸行动。因为我心里念想的,是母亲精心为我烹制的面线。那一碗质朴的面线,连接着我与母亲的情感,蕴含着最真切的祝福。它就像记忆里的一颗颗种子,种在我的心灵深处,无论何时何地,每每回想,都倍感温暖。

而今,我走上三尺讲台,在一所寄宿制学校里,成了一群少年的班主任。上学期间,每当得知班里的学生过生日,我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想起母亲为我做的面线。于是,特地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面线,亲手煎个荷包蛋,再加点现成的配料,做成一大碗,捧到学生面前,把母亲给予的温情传递下去……

--> 2024-06-11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5432.html 1 温情面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