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13日

商家暗调抓取概率,部分娃娃来路不明

娃娃机背后的“猫腻” 该管管了

(CFP)

部分商家购买的低成本娃娃可能含有致癌物(《工人日报》 赵春青/图)

近几年,“抓娃娃”这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从电玩市场中分离出来,逐渐成为一个新业态。不算太高的加盟门槛、低廉的成本、较快的收益周期,让许多创业者盯上了这个新契机。上至特大城市,下至区县小城,各种品牌的抓娃娃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随之而生的问题和乱象亟待规范。

收集兑换“循环”使用 卫生风险惹人忧

说到“抓娃娃”,您可能还停留在前几年熟悉的场景中。其实,不少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不断推出新花样——不仅可以抓娃娃,还可以抓到球鞋、航模、手办、盲盒、口红,甚至“彩票”、零食。如今有商家还支持玩家将娃娃“攒起来”,达到一定数量后换一个更大的娃娃。比如四个小娃娃可以换中等玩偶,六个可以换大号玩偶,十个可以换毛绒包包、钥匙扣等热门周边产品;有的商家则将娃娃折算成积分,可以兑换烤箱、小电锅、文具盒、手办盲盒等。

有玩家就表示,集齐兑换方式让他又多了一个抓娃娃的理由。西安的小李告诉记者,自己一般会选择在同一家店抓娃娃,抓够六个就可以换一个大公仔或者帆布包,抓到十个就可以换一个手办,去其他店就亏啦。对商家而言,集齐兑换的方式不仅增加了用户黏性,还节省了运营成本,因为这样娃娃就可以和抓娃娃的硬币一样,无限次使用。

对以大换小的方式有人接受,也有人吐槽。除此之外,娃娃循环使用也可能存在卫生风险。

当寄存遇上“跑路” 上百个娃娃打水漂

寄存兑换的运营模式也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担忧,万一商家跑路,寄存的娃娃也会跟着丢失。江苏昆山的网友“小丸子”在一家抓娃娃店寄存了57个娃娃,但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店家撤店了,拨打该店家入驻平台的联系电话也联系不上。该网友找商场管理人员要到店家的联系方式后,才找到负责人把其存下的娃娃兑换成钱了,共171元。该网友称相当于3元一个,平时抓一个需要5元到10元,算下来自己还是吃了很大的亏。因担心其他店也跑路,她已经把在其他店存的娃娃全部取出来了。

遇到与“小丸子”类似情况的网友不在少数。有消费者吐槽,自己存了200个,那家店却突然跑路了,自己一点办法都没有。也有人反映店家突然跑得无影无踪,自己在店里却还有1000多个游戏币没有花完。

店家追求高营业额 随时操控抓取难度

玩家想用一两块钱幸运抽中一个标价数十元的商品,店家则想要源源不断的营业额。为了提高中奖率,有的玩家研究出了“抓娃娃技巧”。然而,由于抓娃娃机可以人为控制抓取率,这些所谓的技巧往往不太能奏效。

记者跟一位店主交谈时了解到,娃娃机爪子的强度是随时可控的,一般商家手机上会安装一个APP,用来调节所有机器的爪力。“娃娃机的爪力一般分为三段,分别是爪子下去时抓取的第一段爪力、把它提到顶端的过程中的第二段爪力,以及从顶端平移到出入口的第三段爪力。”

当问及商家一般如何设置爪力时,店主介绍道:“一般商家会将第一段爪力调得比较紧,让顾客比较容易抓起娃娃,然后在第二段以及第三段爪力上下功夫,让娃娃在抓取的过程中掉落。”给顾客营造出一种差一点就能抓到的感觉,吸引顾客不断购买硬币。当投币投到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出现一次三段爪力均为强爪力的机会,能不能恰巧碰到这个机会,就靠运气了。

“问题娃娃”频出现 多地通报提醒

近期,全国多地监管部门通报了娃娃机里存在“问题娃娃”的情况。4月初,浙江宁波镇海区骆驼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辖区热门商场内开展了娃娃机专项检查。针对4家店铺的检查情况,现场责令问题店铺下架无标签毛绒玩具,并对问题商户下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

有商户透露,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商家会从网上购买无标签“娃娃”。商家只要加0.5元甚至更低的价钱就能做个“假标签”。为杜绝这种现象,骆驼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对有问题商户责令下架、召回、整改。

湖南省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商场里设有娃娃机内置毛绒玩具的店铺开展专项检查。有两家抓娃娃店铺存在部分无标签毛绒玩具、少数毛绒玩具填充物从接缝处漏出等情况。执法人员现场责令有问题店铺下架无标签毛绒玩具,并和厂商沟通召回不合格毛绒玩具。工作人员还提醒,对于夹到或者买到的娃娃,建议消费者先抖动、拍打观察,清洗晾晒后再使用。

通过娃娃机售假 隐蔽性高监管难

业内人士认为,娃娃机的“热火朝天”与奖品质量的“无人问津”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质量执法者应当关注身边这些“网红”现象,常抓不懈守护安全底线。

记者注意到,许多店中还有星黛露、玲娜贝儿、史迪奇、库洛米等形象的玩偶,有的商家甚至会在娃娃机玻璃上标注“正品”字样。不少网友反馈,这种玩偶很吸引人,但抓到的概率非常低,爪力设置得特别松。也有人称自己抓到过玲娜贝儿,却是假货。

公开报道显示,这种行为还出现在较为流行的口红机中。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曾接到消费者举报,在北京某家电玩城的抓娃娃机内发现带有“CHANEL”标志的口红14只、带有“YSL”标志的口红14只,最终经鉴定,这些产品均为假冒产品。

“通过娃娃机售假如今已成了一种新型的商标侵权行为,且具有隐蔽性,若非市场监测及时或消费者举报,一般很难发现。”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某工作人员介绍,这类侵权行为发生地多为大型电玩城或信誉高的大型商场,消费者往往对其提供的产品更为信任,即使发现假货或有瑕疵,也很少主动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举报,商家的违法成本远低于收益。

有业内人士称,为获取高额利润,放置盗版娃娃几乎成为圈内公认的潜规则,这种行为已经涉嫌侵犯版权方的知识产权,一经查实,商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北青)

--> 2024-06-13 商家暗调抓取概率,部分娃娃来路不明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5900.html 1 娃娃机背后的“猫腻” 该管管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