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6月14日

陈逖:“登第皂荚”传美名 体察民情资助贫民

遗迹: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至今流传着“登第皂荚”的传说

穿过时光长廊,重回唐贞元八年,泉州士子欧阳詹首中进士,由此开创了泉州教育史的先河。往后千百年,古泉州“最高学府”泉州府文庙,走出了无数贤才俊彦,开启了“人文之盛甲全闽”的科举辉煌时代。泉州府文庙的“登第皂荚”传说,就与泉州状元郎、五代时期的陈逖有关。

陈逖(890—952年)字田远,号易斋,泉州晋江渎头陈洋人(今属池店),少好学敏慧善属文。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陈逖高中状元,当年泉州府文庙内皂荚树提前开花结荚,被视为好兆头。这件事情,宋《太平广记》引《稽神录》“登第皂荚”一文加以记载,《泉州府志》和《晋江县志》也有相关记载。据说,每逢开科考试,皂荚就开花结荚,结多少荚,预示该科有多少泉州人中进士。

陈逖为人深沉又雄才大略,他心怀百姓,常体察民情,了解民众疾苦。据传,他的家乡连续多年遭受水灾,五谷颗粒无收,他便将自己有限的月俸资助给最贫困的农民,让他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十二月,陈逖返回家乡,后卒于家,赐谥号为“文端”。

如今,每逢新学年、中考或高考前,不少家长会来孔子塑像前许愿,求一个吉利的好彩头。

--> 2024-06-14 遗迹:泉州府文庙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6142.html 1 陈逖:“登第皂荚”传美名 体察民情资助贫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