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林婷瑜 文/图
近日,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医高专药学院,在该院胡建萍老师及药膳协会会长雷慧敏、张玲欣等志愿者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参观了中药标本馆(泉州本草馆),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中药材标本,从常见的红枣、枸杞,到珍稀的鹿茸、灵芝,无不令小记者们大开眼界。随后,小记者们亲自动手操作古老又有趣的戥秤,尝试称药材、包药材。
通过此次活动,小记者们对中药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领略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药戥秤体验记
□小记者 刘若涵(丰泽三实小二年级)
活动中,我体验了一把戥秤称药的快乐,我右手拿秤,左手抓药,刚开始的时候戥杆一直都没办法平衡,一会儿翘高高,一会儿戥砣又从戥杆上掉落下来,但是我并没有气馁,主动找到老师寻求帮助,在经过反复几次的尝试后,我终于学会了使用戥秤了,戥秤开启了我对中医药文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可别小瞧这戥秤,它可承载着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呢。(指导老师:黄惠蓉)
★学习辨别药材真伪
□小记者 康昊宸(丰泽三实小二年级)
中药标本馆里有一处真伪鉴别标本展区特别引人注目,志愿者告诉我们,因为有一些药材比较稀少价格高昂,或者在市面上存在着与其极其相似的东西,不良商家就会趁机将伪品混入正品之中,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辨别真伪药材的能力,志愿者拿出了几样药材的真伪品,教我们辨别的方法。
(指导老师:周可茜)
★领略中药古韵
□小记者 杨镕坤(丰泽三实小二年级)
走进中药标本馆,胡老师向我们介绍馆里的标本分为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腊叶标本像一枚枚书签被装裱成精美的饰物挂在墙上。浸制标本则泡在药液中,鲜艳的花朵没有褪色,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在模拟中药房,我们了解了中药柜的陈列规则,常用的中药放在柜子的正中间,质地比较轻的中药放在中上层,质地重的放在下层。同一个药斗里可以放三种功效相近的中药。这次活动让我对古人研究中医药的智慧充满敬佩。(指导老师:黄培霞)
★大自然的精灵
□小记者 林佳赋(丰泽三实小二年级)
在中药标本馆,形态各异的中药材映入眼帘,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藏着大自然的智慧和奥秘,静静地诉说着它们的神奇功效。虽然它们的味各不同,但都可以守护人们的健康。步入馆中,我感受了一番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学习,为传承中医药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指导老师:黄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