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行动
泉州开展专项行动
开窗面积1.17万平方米
连日来,泉州市持续开展“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泉州市消安委印发《泉州市打通消防“生命通道”行动方案》,各地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单位主责、群防群治的原则,以“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覆盖其他经营性场所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集中清理在门窗上违规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铁栅栏、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障碍物。
行动中,检查人员采取“一劝、二清、三拆”的工作措施,向各单位、场所负责人等宣传防盗窗、铁栅栏、广告牌等阻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危害性,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提醒此类隐患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针对排查发现的违规设置防盗窗、铁栅栏、广告牌等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检查人员当即责令相关责任人进行拆除或整改,并结合现场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
为确保整治效果,泉州市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重点针对“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拆窗破网行动。行动以来,共拆除外窗设置防盗网、铁栅栏、广告牌2.19万处,拆除面积10.37万平方米,开窗面积1.17万平方米。
消防提醒,请及时拆除、整改在门窗设置的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铁丝网等障碍物,确保不需要借用工具即可开启,为我们的生命安全“网”开一面。
防盗网影响灭火救援
泉港一餐饮店经营者被罚
日前,泉港区消防救援大队监督人员对泉港一餐饮店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店铺2楼窗户设置了防盗网,影响逃生、灭火救援。针对存在的问题,消防监督人员依法对该餐饮店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并根据《福建省消防条例》相关规定,对餐饮店经营者作出200元的处罚。
“设置防盗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居民财产安全,但是如果没有设置逃生窗,在火灾发生时,防盗窗就有可能变成‘夺命窗’,网住逃生通道。”针对该场所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消防监督人员第一时间向场所经营者反馈,并进行火灾警示教育,提醒其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同时定期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扑救初期火灾能力。
消防实验
1分半钟破拆防盗窗
可能是决定生死的时间
为了让广大市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全封闭式防盗窗和带有逃生门防盗窗的区别,日前,消防部门做了一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消防员利用消防剪扩钳对全封闭式防盗窗进行破拆,开设逃生窗口后救出被困者,全程用时1分26秒。
第二组实验,社会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多人配合,利用自身的简易器材对全封闭式防盗窗进行切割,开设逃生窗口后救出被困者,全程用时1分34秒。
第三组实验,被困者自己用钥匙打开防盗窗上的逃生门向外逃生,全程仅用时10秒。
从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消防员利用专业工具拆窗,还是工作人员利用简易器材进行破拆,都需要1分半钟左右时间,如果是高空作业,破拆时间或许更长。对于火场中的被困者来说,这1分半钟就是决定生与死的时间。
安全贴士
防盗窗可改造逃生出口
“拆窗破网”参照6种形式改造
消防提醒,人员密集场所严禁在门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铁栅栏、铁丝网等障碍物,居民家中如果确实需要安装防盗窗的,建议安装带有逃生门的防盗窗;已经安装全封闭式防盗窗的,可以改装一个逃生出口。此外,要记得定期检查逃生出口,防止因起锈影响正常开启,防盗窗边也不要堆放物品,避免火灾发生时因物品阻挡而妨碍逃生。
为指导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相关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和其他有关单位(场所)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排查整治工作,泉州市消安委办根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制定了技术指南。其中,针对紧急逃生窗口,提出6种改造形式。
1.伸缩式:把防盗网改造为可上下或左右推拉的伸缩形式,确保不需要借用工具即可开启。开启后的逃生口净宽度和净高度应分别不小于1m、0.8m。
2.绳网式:采用绳索编织成网状,对逃生口形成区域阻挡起到防坠落作用,确保不需要借用工具即可开启。改造要求绳索固定牢靠,能承受一定重量,逃生口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应分别不小于1m、0.8m。
3.逃生窗式:即对防盗窗进行局部拆改,设置可开启的逃生窗,确保不需要借用工具即可开启。可开启逃生窗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应分别不小于1m、0.8m。
4.屏风式:对于多扇窗户,可以在局部位置保留一扇防盗网,其他部分拆除,拆除的部分安装窗户限位装置,使没有防盗网的部分形成固定窗,保留防盗网的部分可开窗通风,紧急情况下可拆除限位器或打碎玻璃窗逃生,确保不需要借用工具即可开启。要求拆除玻璃后能保障一个成年人穿过。
5.半封闭式:即保留防盗网的底部,对上部进行拆除,紧急情况下可通过上部逃生,确保不需要借用工具即可开启。改造要求顶部不应有障碍物或紧急情况顶部能破拆,空间足够一个成年人穿过。
6.直接拆除防盗窗:若条件允许,应将防盗窗全部予以拆除,采用开窗限位器、入侵报警系统等设施实现防坠落、防入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