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刘静梅 文/图
6月15日,丰泽区第五实验小学、泉州市新隅小学小记者前往泉州非遗馆。在讲解员张毅的带领下,小记者沉浸式了解馆内拍胸舞、提线木偶、石雕、木雕、花灯、纸扎等多个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趣的剪纸
□小记者 王庄晴
(泉州市新隅小学五年级)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泉州非遗馆,了解了许多的泉州非遗项目,其中包括拍胸舞、提线木偶、梨园戏、高甲戏等。
我最感兴趣的便是剪纸了。只见老师傅的手拿着剪刀灵活地摆动着,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便被剪了出来,就连龙背上的鳞片都被剪得非常精致。看了老师傅剪纸的过程,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剪,嘿!一只小白兔被我剪了出来,真可爱!
这次非遗文化体验,让我们受益匪浅,暗暗在心中感叹泉州的非遗之美。
(指导老师:陈晓玲)
★神奇花灯
□小记者 黄梓杰
(泉州市新隅小学五年级)
张老师领着我们进了一个展厅,这里面是展示泉州花灯的,只见展厅的上方挂着许多色彩图案不一的花灯,里面的光使花灯亮了起来,就连花灯上的图案都倒映出来了。花灯的造型独特款式多样,在每年的元宵节统一挂出,街上张灯结彩,热闹极了!
花灯是那么漂亮神奇,它的工艺也是那样复杂细致,难怪它可以从古代流传到现在,还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头上的刺绣
□小记者 林宇杭
(泉州市新隅小学五年级)
第一站是参观惠安的石雕,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许多建筑都有用到石雕,比如南京的中山陵等。除了石雕,还有藤雕、木雕等。我最感兴趣的是影雕,影雕大部分是由女性创作,因为女性的性格比较细腻,手也比男性灵巧,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显得更加精美。影雕是用刻刀在大理石上点小点,在成百上千个小点点完后,远远望去,就如同素描一样。
这一次的泉州非遗馆之旅,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