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02日

挖沙螺

(视觉中国)

■陈金昌

在熙熙攘攘的农贸菜市场闲逛了一圈,我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售卖沙螺的摊位。偌大的菜市场,售卖花蛤的摊位众多,售卖沙螺的摊位确系“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沙螺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炎炎夏日喝上一碗沙螺汤,清凉降火,利于消暑,再适合不过了。于是,我决定买上一斤沙螺和一块豆腐,回家煮沙螺汤。

沙螺并非传统的螺类,它的形状与田螺等截然不同。它又名河蚬,是淡水中的一种双壳贝类,常见于农村的河流之中。沙螺大小如成人大拇指,外壳纹路清晰,但煮熟后肉质会稍显“缩水”,并带有淡淡的土腥味,因此相较于海里的贝类,它在市场上并不那么受青睐。

将沙螺仔细洗净,放入沸腾的水中,加入豆腐块、姜片煮,再撒上葱花,不一会儿,一锅泛着淡淡紫色的沙螺汤便完成了。喝着这碗汤,吃着沙螺肉,我的思绪不禁飘回了童年,那段挖沙螺的愉悦时光。

记得小学时的一个周末,我来到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桥墩处堆满了沙粒。我脚踩粗糙的沙粒,无意间发现脚下有一种贝类,大个的呈黑褐色,小个的呈棕黄色,当时第一次见,还不知道它是沙螺,但我知道一定可以食用。我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兴奋地用手挖了起来,不一会儿便挖了满满一袋,兴高采烈地提回家向母亲“邀功”。那些沙螺们,想必一脸蒙圈,真是“身在沙中卧,祸从天上来”呀。回家后,母亲告诉我这是沙螺,并为我煮了一锅沙螺豆腐汤。虽然沙螺肉质很小,但汤的清淡与鲜甜让我至今难忘。

有了这次挖沙螺的成功经历,我寻思着隔天再去挖。然而,老天仿佛猜透了我的心思,隔天就下起了雨,而且一下就好几天。待到天放晴,又等到周末,我便迫不及待地出发。还特意准备了一个圆形的塑料菜筐,计划用菜筐筛沙子,好好地挖上一大筐沙螺。当我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地朝小河奔去,到了岸边却傻了眼,只见河水浑浊,漂浮着杂草,桥墩下的沙粒已然看不见,我悻悻而返。等到河水再次清澈时,桥墩下的沙粒已不见踪影,水位更深了,想来是连续降雨,河水多了起来,把沙粒给冲刷走了。毫无疑问,沙螺也跟着逃离了。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挖过沙螺,但那段挖沙螺的经历却成为我童年中的美好回忆。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我很少能看到农村那种原生态的河流了,孩子们很少能体验我们小时候挖沙螺的乐趣。但我想,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娱乐方式,他们现在的欢乐,也将会成为他们未来珍贵的回忆。

--> 2024-07-02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88772.html 1 挖沙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