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吕振震 通讯员李亮 黄丹萍 文/图)自1991年以来,他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先后被授予泉州市“优秀养路工”、福建省“百名优秀养路工”称号,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今年,他更是荣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直属分中心市郊公路站养路工、站长陈德清。
在泉州的养路工作者中,陈德清算是“路二代”。“不要怕吃苦、怕困难,做事要认真,要多学习,要养好路,为人民服务好。”带着父亲的谆谆教导,1991年11月的一天,陈德清来到公路局市郊公路站报到。一到公路站,他就拿着扫把跟着老师傅们出去扫公路,一扫就是20多年。
陈德清所在的市郊公路站担负着进出泉州重要通道的管养工作,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随时都可能要紧急奔赴现场处理路况。为了能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他以站为家,与同是养护职工的妻子住在公路站。凌晨3点50分后渚大桥货车泄漏机油、晚上8点15分后渚大桥伸缩缝翘起、凌晨3点25分晋江大桥桥面有垃圾……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陈德清总是第一时间带着值班人员出现在现场。
2020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陈德清就带着养路工到国道清理鞭炮屑,这一幕恰好被泉州电视台的记者拍到。对于他和妻子来说,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大年初一在繁忙的路面养护中度过。
随着公路养护逐步进入机械作业的时代,陈德清积极充电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养路机”、“扫地王”、农用车、清灌缝机……各种机械设备、车辆,陈德清无不驾轻就熟。公路上的事,修修补补是最常见的,即使是沥青拌和、修理抽水泵这样的活他也会,简直是“养路全能”。同事说:“陈德清就像一个机器人,只会干,不会说,做完一样做另一样。”
2018年,陈德清调至市郊公路站当站长。为减轻养护工人们的负担,他在工具库几经摸索改良,研制出自行式清灌缝机。陈德清创新成果还不止这些,他研制的桥涵检查通道活动模板、桥梁伸缩缝小型清吸机、DC12V小型电动砂浆拌和机、小型手推式12V振动滚夯两用压路机等创新发明,先后荣获了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的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
使命在身,不曾须臾懈怠。奋战在公路养护战线上的“牛”站长陈德清,用初心书写公路情怀,以行动展现责任担当,在平凡岗位上诠释出了一个奋斗者、一名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