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22日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

——读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张家鸿

《我在北京送快递》是一份值得信赖的文本。在《后记》中,胡安焉写道:“为此我已尽己所能地换位思考,尝试理解那些令我不愉快的人和事,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尽量不带倾向地客观还原,减少作出评价。”他笔下的文字是朴素的。不是文学创作上的有意追求,抑或日臻化境后的返璞归真。而是写出即是如此。不事修饰的,口语化的,如闲话家常。

这就带出一种作者无心却已然形成的美学风格,只是记录,记录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从真实出发,且最终回归真实。真实,是作者行文时的最高准则也是最根本准则。记录中有环境、事件、人物、心情,实实在在地写出,鲜有做过多发挥或情感宣泄。

外包公司在旺季或大促销时,原有人手不够应付瞬间增加的货量,就得找临时工救急。干一天算一天的工钱,因此这些人只是应付,无需也不可能卖力。“我们对这些人是既盼又恨:盼是因为他们来了我们的压力就轻了,恨是因为看到他们干活儿的样子就来气。”刚入职的快递员一般没有机会被安排到好的小区,只能送烂的小区。好的小区都被老的快递员占据。新人起初不会也不敢太计较,但是会逐渐察觉到其中的不公平,心态一转变,工作的热情就会不高,对客户的态度可想而知。“假如迟迟没有改变的机会,新人就会离开。于是小组里总有一半的人雷打不动,另一半的人却换个不停。”雷打不动的是老的,换个不停的是新的。

我以为,这是当下青年人应该细读的文本。文本从个人视角出发,以个人经历为线索,笔端流淌的是对当下社会的原生态、全方位记录。快递员与客户沟通时会遇见什么矛盾与冲突,当客户不理解,快递员很生气的时候,并不是是非对错可以解释的。各有立场、各有观点,各自都有正确的一面,也都有不够周全的一面。这些交织着复杂情绪、烦琐逻辑的事件,非亲身经历者定无法于笔端流露出如此翔实、全面、细微的表述。如果青年身处其中,大概会遇见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这本书提供了极好的镜鉴。

胡安焉从事的工作,就入职门槛来讲,无需高文凭,亦不必懂得某一种专门技术、拥有专门的技术证书。换言之,入职门槛是不高的。是否能够适应,考验更多的是行事之态度与意志力、为人之品格与修养。品读此书,最忌讳的是,读者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度,缺乏同理心。抑或只是好奇,好奇于他们的工作是怎样运转的。止于好奇与嘲讽,固然是可能存在的,却实在是不可取的。

从第一份工作到第十九份工作,贯穿其中的许多心声其实正是作者某个时刻的状态。一路走南闯北,一直不停成长,从无知、内敛、胆怯到后来的坚守、珍惜、勇敢,挣的钱不多或生活的质量不高,并不足以判定他是失败者。当然,亦不能把他看作成功者。甚至可以说,失败或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人不仅要跟别人比,更要跟自己比,如此说来,实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理货、送快递、炸油条、看顾仓库,是高速运转的社会大机器中必要的一环。存在即合理固然是对的。存在即高贵,更是应该听取并牢记的声音。任何一个从事某种职业并且尽力做好的人,都值得人们肃然起敬。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微的人格。接到快递员打来的电话抑或从对方手中接到快件时,顺口郑重地说一声或几声“谢谢”,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 2024-07-22 ——读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91972.html 1 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