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7月24日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

■陈立献

1960年,我以社会青年同等学力参加高考。

我虽从酱油合作商店转业到财贸红专业余学校教书,但仍住在开元寺对面酱料门市部小楼上,假日常帮忙店里送货。一个星期天,我送货回来,店里李大姐递给我一封信,封面印有“厦门师范学院”,她笑着说:“快看,是不是鲤鱼跳龙门了!”我连忙拆开信,意想不到被师范学院录取了。然而我心里忧喜参半。没有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神采飞扬、志得意满,也没有司空图“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的在失望中又看到生机的喜悦之情。因为我还得自己筹集路费,还得为祖母攒积几个月的买炭籴米钱及付房租。那时父辈皆失业,日子挺艰难的。孙辈中算我岁数大,小学毕业后出门当学徒,长孙赡养独居的祖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到工校办理离校手续,店友介绍我到蔬菜公司当临时采购员。这份工作,伙食有补贴,定量计工资。我觉得是天底下最好的差事了;我雇“小铁牛”到永春下乡采购生姜,返回时,迎风冒雨五十里不觉苦;我跟“大铁牛”往同安采买蔬菜,半路抛锚,回来时,钟楼时间已是夜里十二点。听说有这样的差事:带现金两千元,抵安溪委托桃舟供销社收购一百担笋干,每担(一百斤)补贴两角钱,我合算了一下,整整20元呀,可以为祖母积累两个月的生活费。于是我自动请缨,出远门了。一个挑夫的装束:头戴斗笠,脚穿草鞋,披着麻袋衣,腰里扎着草绳,肩上木扁担头挂着一个破草袋,内放货款两千元。那天早饭后,我从安溪感德起步,穿行在翠生生、绿茫茫的竹林中,眼前“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沿着弯曲崎岖的山路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不见人影。太阳在山巅了,我才心底踏实到达目的地。

我拼搏半个月,路费凑足了,祖母的生活费有着落了,才放心上大学。我挑着行李——一床旧铺盖、一个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放衣服的旧藤箱出门了。身穿染靛青浅蓝色与白色相间的粗布衣,赤着脚,活像一个流动的打铁学徒工。那个年月,整个社会以艰苦朴素为荣,穿着土里土气,也无人会歧视你。我一路舟车,来到了美丽的鼓浪屿。轮渡码头岸上挂着“欢迎新同学”的横幅。一上岸,一个老同学查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后,就热情地接过我的行李,边走边介绍厦门师专这学期升格为厦门师院的情况,说是专升本。两人不知不觉进了学院大门。从此,我找到了理想的坐标,改变了我的生活道路。回忆往事,“时光带走了我的青春,却留下难忘的从前”。

--> 2024-07-24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92275.html 1 接到录取通知书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