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8月01日

哈马斯领导人遭暗杀 地区局势添变数

7月30日在伊朗德黑兰拍摄的伊斯梅尔·哈尼亚(中)。(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新华社电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7月31日证实,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当天凌晨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身亡。截至目前,尚无任何方面声称制造了这起暗杀事件。

分析人士指出,外界猜测哈尼亚遭暗杀大概率是以色列所为,该事件可能将在中东引发连锁反应,对加沙地带停火谈判造成重大冲击,并给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更多变数。

多方谴责暗杀事件

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7月31日报道,伊朗方面已公布哈尼亚遭暗杀的初步细节。报道说,为参加伊朗总统就职仪式而访问伊朗的哈尼亚住在德黑兰北部的一处退伍军人住宅内。当天凌晨2时左右一枚炮弹击中这所住宅,哈尼亚遭暗杀。

据报道,哈尼亚此次前往德黑兰是为出席7月30日下午举行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宣誓就职仪式。

哈马斯方面发表声明谴责对哈尼亚的袭击是“懦弱行为”,并发誓将对袭击方进行报复。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强烈谴责这一暗杀行为,呼吁各派保持团结和耐心,坚决反抗以色列的占领。巴多个派别还呼吁举行罢工和大规模抗议活动。

俄罗斯副外长米哈伊尔·波格丹诺夫表示,这起事件是“一起绝对不可接受的政治谋杀,将导致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也门胡塞武装“最高革命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阿里·胡塞表示,将哈尼亚作为袭击目标是“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罪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白宫发言人表示美方已注意到哈尼亚在伊朗被暗杀的消息,但拒绝发表评论。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伊朗宣布为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举行为期三天的哀悼。

以色列尚未回应

据多家媒体报道,以色列军方尚未就哈尼亚遭暗杀一事作出回应。另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办公室要求内阁成员不要就此事发表评论。

美国多家媒体分析,以色列此前在地区国家境内实施袭击或暗杀行动后通常不作声张,以方在哈尼亚遭暗杀后保持沉默延续了这一惯例。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国际关系专家约纳坦·弗里曼对新华社记者说,以军将“定点清除”哈马斯武装人员尤其是高层领导人视为当前阶段的重点任务,且表现得愈加明显。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分析,哈尼亚长期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活动,以色列与卡塔尔达成某种默契,哈尼亚在卡塔尔期间以色列不会动手。哈尼亚近日前往德黑兰使以方有了下手的机会。

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联合创始人特里塔·帕尔西则认为,以色列或许有进一步加深美伊敌对关系的意图。帕尔西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确实是以色列暗杀了哈尼亚,“那么以方已扼杀了佩泽希齐扬试图与美方维持外交接触的前景”。

停火谈判难上加难

巴勒斯坦方面与以色列围绕加沙地带停火及释放被扣押人员的相关谈判已持续数月,至今未取得切实进展。分析人士认为,哈尼亚遇袭身亡,恐令加沙停火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报道说,哈尼亚掌管着哈马斯的国际关系事务,在加沙停火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

哈尼亚今年早些时候曾前往土耳其,与土总统埃尔多安讨论加沙停火谈判事宜。哈尼亚曾对外阐述哈马斯的谈判诉求,即永久停火、以方撤军、让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重返家园、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

今年4月,哈尼亚的子孙7人在加沙地带北部死于以军空袭。哈尼亚当时对媒体说,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他已有大约60名亲属死于以军袭击,但这不会改变哈马斯在加沙停火谈判中的立场。

牛新春认为,这起袭击事件将给加沙停火谈判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哈马斯方面可能会因此退出谈判。以色列近期先后空袭也门和黎巴嫩,日前又炸死真主党军事指挥官兼战略部队负责人,哈尼亚遭暗杀事件将导致地区局势进一步趋紧。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东和国际问题教授瓦利·纳斯尔指出,最近这两起暗杀事件,一起发生在黎巴嫩贝鲁特,一起发生在德黑兰,不仅扼杀了加沙地带停火的机会,还可能将中东推向一场灾难性的地区战争。

■相关链接

哈尼亚是谁

哈尼亚现年61岁,出生于加沙城沙提难民营,在加沙伊斯兰大学就读期间加入哈马斯。

2006年,哈尼亚作为哈马斯第一候选人赢得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后被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任命为自治政府总理,成为巴历史上首位哈马斯总理。2007年,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冲突,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阿巴斯解除了哈尼亚的总理职务。

2017年5月,哈尼亚当选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从加沙地带迁居至卡塔尔。在哈马斯领导层中,哈尼亚被认为属于温和派,较为务实,近期他也参与了加沙地带停火谈判。

--> 2024-08-01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93622.html 1 哈马斯领导人遭暗杀 地区局势添变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