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刘静梅 文\图
日前,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前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讲解员林闽敏的带领下穿越到宋元时期,感受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在泉州非遗馆里,参观非遗馆展出的650多件非遗项目,领略非遗文化独特魅力。
★刺桐城
□小记者 束建徽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走进泉州海交馆,就会看见伟大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游记中记载,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泉州继北宋之后,已经成为东方著名的大港,外国商人运来的满船稀有舶来品,能想象那时候泉州海外交通有多么的发达,多么的繁忙。
泉州又称“刺桐”,每到三四月,泉州的刺桐树花开,红得亮眼。听说,大约1000年前,宋人丁谓曾发出“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的感慨,希望刺桐树先长新叶子再开花,因为乡人告诉他“叶先花发始年丰”,这样预示着接下来是个丰年。祈愿泉州年年都是好年景。(指导老师:陈雅玲)
★小记者之行
□小记者 廖以诚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泉州海交馆是以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刺桐港及泉州港的历史为轴心,以丰富独特的海交文物,再现中国古代海洋文化。里面摆放着一艘艘大大的福船和各种各样的陶瓷,还有一个能装油的罐子……讲解员还告诉我们,马可·波罗在描述刺桐港时说:“亚力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泉州非遗馆设有15个工坊和互动舞台,展出各类非遗展品达650多件,荟萃泉州市众多非遗保护项目。讲解员带我们参观并讲解了很多种花灯和类似马赛克的画,十分有趣。
这次的小记者之旅,我很开心,也学会了很多知识。
(指导老师:吴燕玉)
★爱赢敢拼
□小记者 林思妤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走进泉州海交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条大船。馆里我还看到了许多陶器和铁器等。讲解员告诉我们往来的船舶将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等运送到海外,又载着香料、装饰品等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归来。
这时我们看到了一艘载满货物的大船模型,讲解员告诉我们这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海难或是发生了意外。在海上航行充满很多未知的危险,但是人们为了生活的美好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与风险搏斗。这就是泉州人“爱赢敢拼”的精神。
这次参观让我体会到泉州浓厚的历史底蕴,作为一名泉州人,我感到骄傲与自豪!(指导老师:杨萍萍)
★拍胸舞
□小记者 林沐暄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我们参观非遗馆时,见识到了各种不同的非遗文化:高甲戏、掌中木偶、提线木偶、花灯、布雕画、拍胸舞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拍胸舞。拍胸舞又称拍胸、打七响、打花绰、乞正舞等,是一种发源于泉州的传统舞蹈。拍胸舞由一群健壮的男子徒手赤膊拍打身体发出节奏的舞蹈,拍胸舞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小到地方集会庆典,都随处可见拍胸舞的身影。
这次的记者团活动,让我穿越历史的洪流对泉州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泉州文化的魅力。我期待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泉州,来感受泉州这座古城独特的韵味!(指导老师:杨萍萍)
★不怕困难的精神
□小记者 吴桐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泉州非遗馆可以看到精美的花灯,可以听到南音咿咿呀呀的音乐,还可以感受到提线木偶在表演者手中有趣的表演,还有那光着膀子有节奏拍打跳舞的拍胸舞。
但我觉得最有特色的是惠安女的服装。惠安女头上包着头巾,上衣很短能露出肚脐,裤子却很宽。你知道她们为什么要这样穿吗?讲解老师告诉我们说,“头上的头巾是为了挡住海风带来的风和沙土。衣服穿短一点,干活的时候就不会被海水浸湿了。”在海边干活,裤子是很容易被海水打湿的,所以人们想出了让裤脚干得快而又不会影响做事的裤子,设计了这样独特的衣服样式。
智慧的先人们会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作目标,想办法解决。我也要学习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好好学习,争取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它!(指导老师:魏春明)
★保护文物
□小记者 李俊楠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今天小记者之行前往泉州海交馆和非遗馆。海交馆内展示着许多历史文物,有大大小小的船舶、各式各样的瓷器、香料等。接着第二站我们去了非遗馆,又参观了提线木偶、南音、刻纸、灯笼等。通过参观,我知道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
★泉州版《清明上河图》
□小记者 王奕宸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走进泉州海交馆看到一幅泉州版《清明上河图》——《刺桐梦华图》。这幅图画因为投影使整幅画动起来了,船都在行驶,人在行走。再现了马可波罗笔下的刺桐港的繁荣景象。
第二站走进泉州非遗馆,我被一个石雕迷住了,这个石雕雕刻的是龙:龙眉毛、眼睛、胡须、牙齿、鳞片和爪子都刻得十分精美,好像真的有一条龙在我眼前。
★精彩的木偶戏
□小记者 魏梓仪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提线木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又叫“悬丝傀儡”。木偶的身体全都被线控制住,传统木偶一般都有8—16根线,创新后增加到36根,甚至还有40多根。线条越多,操作更加复杂,表演者通过手指控制这些木偶,精致小巧的木偶便跃动起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演绎出精彩的故事。
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这些表演者在背后下足了功夫,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智慧无穷
□小记者 陈思彤
(南安市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走进泉州海交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量天尺,它跟随古船一起出土,是古代中国和阿拉伯航海中,利用观测方位星高度的方式,实现等纬度航行的工具。讲解员说使用时,手臂与尺成直角,尺的下端与海面相切。人们看到北极星距离水面越来越近,就大概知道船到了哪个地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无穷无尽,令人不禁拍手称绝。(指导老师:吴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