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陈玲红 庄丽祥
实习生 林晟晨 通讯员 路遥 文/图
巴黎奥运会上,乒乓球运动员倪夏莲因61岁的高龄而走红。在泉州,也有一位乒乓球圈的大姐——今年73岁的龚丽英。她是乒乓球爱好者,也曾到处比赛,但她“一姐”的身份并不是因为球技,而是来自她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志愿精神。在泉州,许多社会团体、企业都请她办过乒乓球赛,甚至是文艺演出。在她的微信通讯录里有7800多人和数百个群,其中不仅有老领导老干部、各省的老年乒乓球爱好者,还有许多企业的管理层。若要办一场乒乓球赛,她通常只要在群里发个接龙,很快便能凑齐人数。
“她经常带队到各单位比赛,风风火火”
“22年了,自泉州市老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老年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兴趣团队成立以来,每天都有200多位老年乒乓球爱好者来打球,一天还得分4场,每年老年活动中心还举办各类市级比赛。作为乒乓球兴趣团队的骨干,她就配合中心活动科开展制定比赛秩序册、挑选种子选手编排场次、分组等工作。”今年70岁的王子泉是老年活动中心的常客,他在退休前就听过龚丽英的名号,“当时她经常召集一队人马到各个单位打比赛,也去过我们单位,风风火火的。”之后,王子泉在老年活动中心见到龚丽英本人,更见识到了她雷厉风行的风格:“她很能张罗一切,在我们团队里讲话,从来不用看稿,也不用话筒,讲出来一套一套的,声音很响亮。”
不过,在老年朋友看来,龚丽英的号召力不在于此,而在于她的服务精神。她主动加入老年活动中心“桑榆情”老年志愿服务队。为了提升老年朋友对乒乓球的热情,每次中心组织比赛,她都会利用自己的“人脉”拉来赞助,并积极配合赛事开展活动。“一开始她也不会,但她愿意花很多时间找老教练、老运动员一点点讨教,请他们协助操办。后来我就是在龚姐的带领下,从翻分数牌开始,一步步成长为裁判的。”74岁的朱秋霖说。“有一次晋江的老人组团来参赛,其中一个队员的遮阳伞忘记拿了,热心的龚姐知道后,大热天跑到中心帮忙拿伞。”王子泉认为这样的龚丽英最让大家信服。
“一场演出,她能拉十几支队伍来,号召力强”
近几年,不只是老年活动中心的乒乓球比赛,一些企业团体的球赛甚至是文艺活动,也喜欢找龚丽英张罗。泉州一口腔医院经理戴智勇介绍,自己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龚丽英的,后来发现她手上的老人资源庞大,不仅有乒乓球高手、各种文艺能手,还有多个知青团体,一场演出能拉十几支队伍来,于是需要节目时便会第一个想到她。
张罗赛事和文艺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有人参加,龚丽英又是如何张罗起这些人的呢?在这位73岁老人的微信通讯录里,记者惊讶地发现竟有7800多人,群聊600多个,其中包括多个晚会筹建群。
“通讯录里的人都是平时积累的,我一般上午去拜访各种人,下午进一步落实正在筹建的活动的细节,晚上和运动员、文艺表演队伍聚会聊天,维持关系积累人脉,经常要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龚丽英说。
每天早上大约9点龚丽英就要出门,企业团体中的管理者、员工甚至老板,只要是爱打乒乓球的,都是她的拜访对象。龚丽英说,因为不收费,所以很多单位为了丰富职工生活都愿意办,慢慢地认识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如今龚丽英的通讯录里不只有球员,唱歌、跳舞、旗袍秀、魔术、书画、摄影等各类能人都有。“我也办过健步走、书画展、摄影展,多数是只要发个链接在群里,大家就会自动接龙,一些关键人物我也会打电话或上门拜访。”龚丽英说,退休20多年了,这些活动全是志愿劳动,最多就是给球员争取一点餐补和比赛奖品,但她乐此不疲。“我就是觉得开心、充实呀,被大家需要,而且我能做好,这就是我这个年纪最大的价值。”龚丽英用她响亮的嗓音爽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