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珊
身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我对中元节情有独钟。每逢此节,亲朋围桌,共享祭祖后的盛宴。夜幕降临,我们步至河边,月光在水面上跳跃,波光粼粼,如梦似幻。这美景总让我想起早已消失的河灯,那是老一辈人津津乐道的中元节传统。
提起河灯,老人们总会深情地回忆起那个“河灯的故事”。那年年末,晋江沿海地区有一艘渔船,在大风浪中迷失了航向。村民们决定放河灯指引船上的渔民回家,但狂风肆掠,河灯被吹得东倒西歪。这时,一个年轻的村民毅然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将河灯绑在竹竿上,顶着狂风,用尽全力,确保灯火不熄。他的勇气感染了其他村民,大家纷纷效仿,用尽全力保持灯火的稳定。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渔船终于在河灯的指引下缓缓靠岸。村民们见到渔民安全归来,虽然个个累得精疲力竭,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故事讲完,他们便开始描述那扎河灯和放河灯的盛况。七夕一过,到了七月十五的午后,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制作河灯的忙碌中。有人卷起袖子,用剪刀熟练地将竹篾剪成适当的长度,然后用线把它们绑成一个个圆形底座;有人端坐在木桌前,手握一张张蜡光纸,巧妙地折叠成荷花般的形状,然后贴附于底座;还有人专注地搅拌糨糊,额头的汗珠渐渐滴落,却丝毫未影响手中的动作。这些底座、花瓣、糨糊,经过村民们的巧手组合,最终化作一盏盏形态各异的河灯。
当夜幕降临,村民们手捧河灯来到湖边,点亮了形似荷花的灯笼。随着一盏盏河灯的点燃,湖面逐渐被光芒覆盖,宛如水面上散布的繁星。河灯任其自流,轻轻摇曳。一些河灯汇聚成群,彼此相伴,形成水面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另一些则独自漂流,如同离群的星辰,逐渐远去。不同颜色的河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图案。在这一刻,周围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只剩下河灯的微光和人们的深情注视。它们像是点缀在水面的星火,不仅照亮了夜河,更温馨地抚慰着老一辈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