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的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自6月底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现回升态势。
各地疾控中心也相继发布提醒,呼吁公众保持理性,避免不必要的焦虑与恐慌,关键在于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目前新冠感染趋势如何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警告称在巴黎奥运会期间,至少有40名运动员新冠病毒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检测呈阳性,呼吁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一新冠感染病例异常增加的现象。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2024年7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数据,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3例、死亡病例2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2例)。
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7周(7月1日至7月7日)的8.9%持续上升至第30周(7月22日至7月28日)的18.7%。也就是说,新冠病毒感染呈现上升的趋势。
当前,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为JN.1系列变异株和XDV系列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此前曾表示,与JN.1变异株相比,XDV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未发生明显改变。
新冠感染率还会上升?
多位专家强调,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正处于正常波动阶段,公众无需过度紧张与担忧。目前新冠病毒的毒力已显著减弱,病例分布较为零散,未出现大规模的家庭聚集性疫情,这进一步证明了病毒的传染性有所降低。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表示,此次感染率的上升被认为与暑期人口流动有关,同时距离上一次感染高峰期(春节期间)已过去约半年,符合每半年左右出现感染小高峰的周期规律。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8月10日在“华山感染”微信公众号上发文分析称,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冠感染波动都基本呈现以5—6个月为一周期的交替,并逐渐成为我国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
“此轮新冠病毒感染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整体趋势显示,感染整体就诊人数相较于去年秋冬季高峰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不会对当前的医疗资源和人群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张文宏表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诊疗中心主任彭劼也指出,新冠病毒感染与流行性感冒相似,可能每隔四五个月就会出现一轮流行高峰。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毒株不断变异以及人体内抗体变弱或消失有关。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黑龙江、湖北、广东、江苏、山东等多地疾控中心自新冠疫情回升后相继发布提醒,公众不必过于焦虑和恐慌,做好科学有效防护即可。(中新网 诸葛瑞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