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21日

秋分寒凉渐重 养生注意这“四忌”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2日迎来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秋分。

秋分到,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北半球昼短夜长而白天越来越短,阴气转浓,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

俗话说:秋分不养,一年白忙。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要注意4个养生禁忌。

忌经常熬夜。主治中医师张冰表示,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渐盛,经常熬夜,容易伤及人体阳气,所以要及时调整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时,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

忌大量运动。张冰表示,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扫除抑郁情绪,但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收”为主,以免损耗阳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出汗较多的运动,可选择登山、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忌大喜大悲。受气温和光照减少影响,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如悲秋,秋愁。所以,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最好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登高处望望远方,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

忌冻三部位。副主任医师王雪梅提醒,虽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不过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秋冻”。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

脚,“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此外,俗话说“入秋三分虚”,秋季进补不可“乱”补。

主任医师林景琳表示,秋天持续的高温和干燥,在饮食方面宜遵循“少辛增酸”的原则,“山药、莲藕、梨、花、墨鱼、百合粥是这个节气的时令饮食”。尽量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以补肝气、收敛肺气,适当多吃些酸味甘润的食物,可达到生津润燥之效,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 (晨昕)

--> 2024-09-21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01567.html 1 秋分寒凉渐重 养生注意这“四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