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9月24日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小记者携手“星星的孩子”

探寻非遗漆艺 感受尽“扇”尽美

小记者体验漆扇制作

小记者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漆扇

■融媒体记者 吴小婷 黄巧玲 文/图

日前,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小记者前往鲤城区开元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孤独症儿童一起动手制作漆扇。在有趣的体验中,小记者和“星星的孩子”们展开有爱的互动。

现场,在主讲人陈华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大家了解了非遗漆艺的发展历史和漆扇的制作技巧。在体验环节中,小记者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大漆颜色,调漆、滴漆、拨纹,制作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扇子。

★特别的存在

□小记者 鞠晓晴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据老师介绍,漆扇本身并非非遗,用来制作漆扇的大漆漆艺才是非遗,漆艺源于新石器时代。除了漆扇外,还有很多不同的项目,如漆伞、漆布,它们都是承载漆艺的载体。

漆扇千姿百态,有的如轻云之蔽月,有的若流风之回雪,还有的似美池桑竹。世界上没有两把完全一样的漆扇,正如你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特别的存在。

★一次爱的教育

□小记者 黄歆宁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我们和“星星的孩子”欢聚在一起,开始了温馨而有趣的击掌传球互动游戏,还有简单的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互动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随后,在陈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起探寻了漆扇的制作。我们将扇面逐渐浸入漆水中,在水面上漂浮的彩色漆点黏附在扇面上,形成了迷人的纹理和图案。如此,每一把漆扇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体验了漆扇的制作,也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指导老师:许美玲)

★与“星星”同行

□小记者 林纾妍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漆扇的颜色或素雅或艳丽,在洁白的扇面上“绽放”开来,像花一般,印在扇上,也留在我的心里。

此次活动,我们与“星星的孩子”一起互动,我心中除了欢喜之外,更多的是感动。我们分享着同一片天空,他们是恒久的星辰,我们是相伴的云朵,相信只要多点关心和爱护,星辰的光辉同样能够照亮一方天地。我将把这次有意义的活动珍藏在心里,与“星星”同行,温暖你我。

★独一无二的漆扇

□小记者 王以彤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现场,老师把几种不同颜色的大漆滴入水中,只见大漆慢慢地散开来。我双手握住扇柄,将扇面垂直放入水中,两手同时左右移动……当我把扇子缓缓拿起时,扇面上出现了粉绿相间的画面,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扇做好了。我看了看其他同学的漆扇,各有特色。

我们和孤独症小朋友一起参加这场活动,我懂得了对他们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让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欢笑和游戏。(指导老师:李爱红)

★“扇”动美好

□小记者 蒋芊芊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

活动中,“星星的孩子”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理解着色彩与形状,将心中的美好愿景融入漆扇之中。我亲眼见证了他们脸上绽放出如花朵般灿烂的笑容,那是对自我创造力的肯定与喜悦。

当我的漆扇从水中缓缓升起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黄色与绿色交织,如初春的田野,生机勃勃;蓝色由浅至深渐变开来,宛如深邃的海洋,宁静致远;而背面的桃花粉则像晨曦中的一抹温柔,让人沉醉不已。每一把漆扇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承载着制作者的情感,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

--> 2024-09-24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小记者携手“星星的孩子”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01992.html 1 探寻非遗漆艺 感受尽“扇”尽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