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龚翠玲 庄丽祥 通讯员 许冬福 文/图
金秋丰泽,硕果满盈。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30.2%;全区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市第一;旅游收入增长19.3%……一系列向好的经济数据,彰显着丰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生机。今年以来,丰泽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市委、市政府“1+3”专项行动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抓发展,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如今,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文旅消费持续火爆……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城市热度越来越高。
腾挪“焕新”
释放发展新活力
没有什么比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更能提振信心;没有什么比腾挪城市发展空间更让人充满期待。近日,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敲响房屋拆迁“第一锤”,大面积房屋拆除工作将全面铺开,标志着该项目进入片区改造的新阶段。
据悉,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位于清源街道花博园南侧,范围东至北高干渠,西至泉山路,南至老君大道F1辅道,北至漳泉肖铁路,总用地面积约208.6亩,需征收房屋建筑面积11.42万平方米,将打造服务泉州全域的市级旅游集散中心,成为大泉州旅游的始发站和枢纽站。今年1月,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征收工作指挥部正式成立,8月2日首签日,签约率就达98%,两周后完成签约100%,跑出了项目征迁的“丰泽速度”。
世界闽南文化博览园(一期)项目的推进是丰泽大拼经济、大抓发展的缩影。丰泽作为泉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板块,近年来,持续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服务、大抓落实,以拼抢意识、实干举措推动重点项目争先创优。今年上半年,组织实施11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7.5%,超序时进度7.5个百分点;5个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亿元,超序时进度5.7个百分点;40个列入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6亿元,超序时进度5.3个百分点。书香悦璟城市综合体项目、泉州市公共卫生应急基地暨疾控中心改扩建项目等24个项目新开工,泉州东海悦华酒店、中国民生银行泉州分行民生大厦等12个项目竣工。固定资产投资在高基数的基础上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98.8亿元、增长30.2%。
向“新”蓄力
抢滩“未来”赛道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前不久,福建省数据管理局公布了2024年省级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拟扶持项目名单,其中丰泽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据了解,丰泽区入驻大数据主导企业超50家,高新技术企业、大院大所等251家,拥有6400G带宽、924个机柜的强大算力基础,汇聚数据超18亿条、建设5G基站超1400个,实现千兆光网全区覆盖,全区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65%、居全市第一。
丰泽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以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为载体,引进联通云计算产业园、智慧丰泽、今日头条、众联世纪、云声科技等大数据产业链企业23家,覆盖政务、医疗、教育、网络安全等领域。园区现有500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集聚福建(泉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5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引进市级高层次人才团队6个。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生态、落地应用场景、完善公共服务,形成大数据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
福建省蓝深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陈冰冰是泉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提档升级的见证者。他表示,能真切感受到服务和配套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合作企业选择来这里发展,“上下楼即上下游,左右邻即产业链,工作圈即生活圈”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园区引进了智慧园区管理系统,组建了专业服务队,制定个性化招商优惠政策,从引进培育、产业用房补助、研发创新、资质排名、人才引育激励、招商引资和金融扶持等方面给予扶持的同时,围绕新产业、新业态、新人才需求,建设幼儿园、人才公寓、星级酒店、休闲公园等,逐一配齐“食住康乐行”配套设施,提升企业发展与产业空间契合度,全力打造优质产业社区。
提质上“新”
做足文旅经济融合文章
丰泽从“一时火”变“一直火”,背后是苦练内功、持续发力的坚守。引进邓紫棋、杨千嬅演唱会等大型演艺活动,大抓文旅影视招商,发展文旅微短剧;持续开展精彩活动,打响“蟳埔簪花围”“南少林”“南武当(真武庙)”三大文旅品牌……今年以来,丰泽区持续打出“组合拳”,助推文旅经济“长红”,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551.79万人次、比增16.1%,旅游收入60.55亿元、比增19.3%,丰泽区文旅经济发展获省政府通报表扬、“泉州蟳埔:头上花园助力建设世界知名文旅目的地”案例入选 “2024年非遗旅游体验创新十佳案例”。
如今,每每经过蟳埔,总能看到游人如织,不论年龄大小,几乎每个人都头戴簪花围,就像走进姹紫嫣红的“移动花园”。漫步在蟳埔,放眼望去,都是簪花小店,妆造、服饰、摄影全流程服务完备,旅游摄影俨然成了小渔村的新产业,目前蟳埔已经拥有簪花民俗写真店330多家,旺季时一间门店单日就可以接待上百位游客。据统计,今年以来,蟳埔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超2.47万人次,最高峰时接近10万人次。
海风轻拂的晚上,蟳埔附近的丰海路成了游客市民的新首选。和白天蟳埔的“移动花海”不同,夜晚的丰海路松弛感满满,这里面朝大海,好像一切烦恼都会随海风飘散。丰泽区在丰海路上布局了“上岸”、东海泰禾海丝蟳风夜市、东区野滩夜市、蟳埔有花夜市等4个夜市,用海景、海风、美食吸引消费者驻足,为游客市民提供夜间消费新选择。除了这些夜市,丰泽区还打造了泉州中心站夜市、丰潮·鹿屿集市、东海有风夜市等多个夜市,坚持夜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管理提升同谋划、同推进,以高品质、多样化夜市满足群众多元的夜间消费需求,用升腾的“烟火气”串联起全区的“夜间经济”。